序
谨以此书献给那些饱受负面情绪折磨的善良之人以及真正关怀他们的人,希望能够唤起社会对情绪障碍人群的关注、关怀和公平的对待。
这是一个极其沉重的话题,我们身边几乎每天都在发生因为心理问题“自我放弃生命”事件,令人心痛、惋惜。如果你不能理解,困惑他们为什么连生命都不珍惜,那么,告诉你一个简单的办法也许有助于理解他们:你可以试着想象把自己觉得“天塌地陷、走投无路”的那个心理感受复制到生活的每时每刻,就能大致感受这些人是何等度日如年,以及他们为什么如此决绝地走向了不归之路。如果是你,你能坚持多久?一天?一年?而事实上,很多人终身受到心理疾病的折磨,可能是十几年、几十年。
如果我们一直从“他们为什么如此脆弱、矫情、自私,不顾家人的感受”的角度出发,那只能会越发不理解、不认同。不同性格的人活在不同的世界里,有些人因为基因和环境的因素让他们不幸成为了情绪的弱者。我们这个社会可以为生理缺陷的群体释放善意、关怀和通融,可以为他们建立绿色通道,为何不能为这些心理的弱者做一些让步呢?
他们不是没有感知,反而是感知过于敏感,他们最早发觉了我们的苟且和狡诈,但却一直在痛苦中隐忍着不点破。
他们不是没有反抗的冲动,而是没有毒辣的狠心,一方面是出于慈悲的善意,一方面是对自己力量的否定。他们认为自己不能说服任何人,只能在无限妥协中后退。但这种后退经常被我们贴上“无能”、“胆怯”、“扶不起”的标签。
愿我们都能通过主人公刘忘归的悲剧人生,去体谅身边那些貌似不思进取,实则坚韧生活的人。如果你的身边有自己的亲人、朋友正处在抑郁、焦虑之中,请用温暖的目光和主动拥抱去抚慰他们冰冷的心。因为,他们已经快要失去自热的功能。你的共情和爱,会重燃他们生活的勇气和对你的无限感恩。
他们总是天真的向往相互真诚的世界,但是现实社会的准则和宇宙运行的规律并没有把这种美好注入绝大多数人的价值观之中。在现实中一次次的失败让他们对大部分的人表现出冷漠和无反抗,因此在人群中多数也会误认为这些人是难以接近的。
对大环境的失望让他们努力寻求自身小环境的和谐,因此最接近他们的那群人又会觉得这些人固执保守,脱离社会、依赖性强。你可以评价他们是胆小、逃避、忧心忡忡,但这些只是表象,只是用我们普世的利益观和绝大多数人认可的生存之道衡量出来的得分,深入内心,这却是一颗颗赤诚无暇的善良之心。
回到我们这些没有“患病”的人身上,试问自己,有谁这一生没经历过低谷绝望呢?有谁没体验过情绪崩溃、抑郁颓废、暴躁失常呢?这个时候是不是会害怕最后一根稻草的飘落,是不是会终生感恩于那些绝望中拉你一把的温暖的手、深情的眼、慈爱的心?没错,每个人都有情绪失控之时,这个时候,我们祈求宽容、渴望理解、期待支持,但恰恰是这个时候,很多人又是不愿意表达和求助的。换位思考,如果我们可以跳出自我的躯壳从上帝视角观察自己的时候,一定会对此时的自己万般心疼,那种人的慈悲之心会油然而生,乐于伸出援助之手。可是,在生活中,我们却很少对别人生发这样的共情心理,更多从自己的视角出发,把自己当下的情绪对照到对面那个跌入低谷的人。如果自己悲伤,我们也会认为他在悲伤,如果自己快乐,我们会认为他为什么不像我一样快乐。我们可能都站错了方向,把“共情”当做了所有人应该具有的,唯独没有自己。
真希望友爱、美好充斥到每个人的心中,滋养着日复一日的人生道路。但有很多人,很多很多人,他们的心中极度渴望你的爱,你的温暖。
真希望我们都能够暖眼看世界,希望所有不幸患有情绪障碍的朋友们能够正视疾病,积极治疗,早日走出情绪障碍的阴霾。回归阳光,回归真实的自我。
生活很美好,人生很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