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接触《红楼梦》是小学时候,看了几本连环画册,也就是小人儿书,现在遍寻踪迹都找不见的,那时候纯属娱乐,拿水彩笔给里面的人物涂抹得五颜六色。再次相逢是在高一寒假,家中书柜里翻出来的,那时候基本上是挑着自己喜欢的桥段粗浅地读,而且还是偷偷地读。后来就是大学毕业后通过《百家讲坛》接触到的红学,只不过三分钟热度,听得起劲,其实所读甚少。再后来就是指不定什么时候偶遇《红楼梦》就会习惯性地拿过来翻一翻。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书中人物的看法也在发生改变,不是忽左忽右,而是渐渐拨开云雾见青天,比如黛玉。
最初是无所谓喜欢还是不喜欢的,只知道她是“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后来就有点讨厌,为她的小性子和动不动就生气抹眼泪的娇气和闲愁。再后来是有点担心,因为从她的身上看到了些许自己的不足。后来的后来是叹服,一方面叹服曹雪芹对人物性格命运的精准掌控;另一方面叹服黛玉是如此通透干净的一个人。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这是作者对钗黛二人命运的设定。有的学者认为黛玉是泪竭而亡,应和了书的开端提到的“神瑛侍者用甘露浇灌绛珠仙草,后者的报答方式就是用一生的眼泪来还此恩情”。也有学者认为黛玉应该是自缢而亡,并且推理出了曹雪芹没有写出的后半部分将会交代“黛玉是在王夫人等人的诽谤声中,无法忍受被人恶意泼脏水,所以选择质本洁来还洁去,一束白丝,一缕香魂。”
二种说法,我更偏向后者,因为它更符合曹雪芹对书中人物命运的刻画规律和故事的发展动态。目前很多电视剧和小说为了博观众的好感,把不可能的结局生编硬造成了可能,丝毫不考虑逻辑推理和发展规律。曹雪芹则是伏脉千里,洞察人心,不为观者的喜怒哀乐而改写黛玉的命运,也不为小说的叫好叫座故意扭曲事实。黛玉的命运,理应如此。
说到她是一个通透干净的人,书中很多细节都有展示。比如黛玉在和宝钗促膝长谈之后,将这个宝姐姐看做是知心姐姐一样,在她面前放下所有戒备,殊不知宝钗是整个小说中心最冷情最薄的人,黛玉也懂人情世故,也知书达理,也是冰雪聪明,只是她选择了用情去活,因为她的心底是非常纯洁的,她对人保留着最真实的一面,同样也对别人抱有如此期待,哪怕她明知会失望,也不想活得一点温度都没有。又比如湘云学诗一事,宝钗讥笑,众人不睬,唯黛玉倾囊相助,不仅仔细讲解诗的作法和要求,还把自己的诗集珍本借给香菱,并圈定阅读篇目,批改她的习作,可谓是尽心尽力,丝毫没有保留,这在哪个年代都是少有的品质。再比如黛玉对紫鹃和雪雁的态度,就能看得出来黛玉待人是宽厚平等的,可以同衾而眠,不分彼此,亲如姐妹,对待下人没有尊卑之分,丝毫没有把自己当做千金小姐,在她的骨子里不是只有清高,还有平等和自由,正因为如此,换来了紫鹃和雪雁的全心全意。而且有不少学者认为黛玉并非真的小心眼儿,她的恕是发自肺腑的,不是表面原谅实则计较;她虽目下无尘,并非处处针对;她虽纤弱敏感,并非无病呻吟;她虽言语刻薄,待人却是真诚敦厚。
如此种种都可以看出,黛玉的心如一眼清泉,一汪泓水,不知道曹雪芹对这样一位女性倾注了多少的疼爱和怜惜,如此理想化的人物注定不能在这个藏污纳垢的大观园存活太久,作者当然心知肚明,尤其当一些莫须有的罪名横加头上的时候,黛玉的心不知会有多么绝望,所以作者让这位不染一丝尘埃的绛珠仙子走得如此决绝又如此干净。这不是课本中学到的什么封建制度摧毁了爱情,也并非某种历史原因注定了这个结局,这就是人物心性发展的必然,个中推动因素众多,但黛玉心性高洁,必然如此。
想必,陈晓旭也是参透了领悟了,所以她会在放弃治疗和捐出万贯家财之后致电好友,只说了一句“人生苦啊”。短短的四个字,虽然有悲观的成分,但是,在那么干净通透的人的心里,这个世界的一丝一毫的不美好,对她来说都是撕心裂肺的痛。对自己也好,对众生也好,这种生命中不能承受的痛,让黛玉选择了结束生命,也让和黛玉有着如此高的相似度的陈晓旭选择了放弃治疗,拥抱死神。
“愿侬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