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给予孩子足够的时间
我们经常会在路边看到家长和孩子一起走,家长在前面,孩子在后面,家长走走停停催促孩子走快点,快跟上。有时候家长等不及就直接抱走。我们真的有那么着急的事情要做吗?给孩子一点走路的时间都没有吗?今年很流行一句话:你怎么走那么快?因为我腿长。孩子的身高可能还不到我们的一半,他们要跑步才能跟上你正常走路的速度,这是孩子的身体发展的过程,我们怎么能给孩子提这种无理的要求?
在玩具店,我看过一个奶奶给两岁的孙子买玩具,她很开心的告诉孙子,奶奶今天给他买一个玩具,想要哪个都可以。孙子开始兴奋的逛,拿一个放一个拿一个放一个,并没有表现出要买哪个。二十分钟后奶奶有些不耐烦了就问:“宝宝,你选好了吗,选好了我们去付钱吧。”但是孙子没有理奶奶还是开心于拿来拿去。最后奶奶等不及了,拿起一辆她觉得不错的小汽车说:“就这个吧,我们走了。”然后抱起孙子就走了。奶奶给了孙子时间,但是没有给予足够的时间,如果孩子没有表现出要买的欲望,那就不要强行买给孩子,因为那是他的玩具而不是我们的,可能孩子只是喜欢拿来拿去的这种乐趣,而并非玩具本身不要认为买玩具就是在满足孩子。特别是三岁前的孩子,其实他们还在感觉运算阶段,他们的乐趣来自于动作而不是物质,所以如果孩子要留下来玩就留时间给他们玩,因为这才是他们真正需要的而不是那一辆玩具汽车。
2.给予孩子足够的空间
一个姐姐家是祖孙三代五口人住在一起,虽说房子不小,但却也是没有多余的空间。两岁的孩子就更是没有自己的空间了。所有的玩具书本,他能够的到全都在客厅房间的地上,家里经常是乱糟糟的。很多人也都说有了孩子家里根本不可能整洁,也就随便孩子丢来丢去的,等大点再说吧。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刚开始时孩子不懂得归置物品的规则,他还没有学会,你就已经不管了,慢慢的他就觉得那些东西原本就应该在那里的呀,他们一直都在那呀。他们不是不懂事、调皮,而是他们错误的理解了社会的规则。我们应当给孩子圈定一个他玩玩具的地方,经常当着孩子的面整理玩具,摆放在这个玩具本该在的地方,潜移默化中孩子就知道了他们应该在那里怎么放。
如果没有院子,客厅作为整个房子最大的地方,应该成为孩子跑跳发泄体力的地方,既然是这样,那么客厅就应该很干净,地上没有杂物,这样才能尽可能的保障孩子的安全并且释放他们在发展过程中需要释放的能量。
孩子的书籍同样需要这样对待,如果希望孩子养成看书的好习惯,首先父母就要为孩子提供看书的环境,自制一个大概和孩子差不多高的小书架,放在一个比较温馨的小角落,孩子喜欢这种私密的空间。父母也要经常和孩子一起看,不需要一直陪着他们看,可以各看各的,但是要让孩子明确看书时的一些规则,比如不可以大喊大叫,跑来跑去。
3.给予幼儿足够的关注
通过学习心理学就可以知道,很多时候孩子的问题行为是因为想博取家长的关注。既然这样,我们就应该在平时多给予孩子关注,不是说每天都在带孩子就是给予了全部的关注,而是有效的关注。而是有和孩子的互动交流的关注。
有一位妈妈在家带孩子,她几乎二十四小时都和孩子在一起,但是呢经常做自己的事情,玩玩手机啊看看视频啊什么的,虽然没有达到冷漠的地步,有时还是会和孩子玩,交流,但是这种方式的陪伴只是养育而不是教育,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比如这个孩子就经常会开拿着手提包然后说她要去上班了,妈妈回应了她说,好的,去吧。然后这个假装游戏就结束了,孩子根本就没有在她的游戏里获得什么乐趣。如果妈妈可以和孩子多一点问答,如去哪里上班呀?下班的时候可以帮妈妈带个蛋糕回来吗?等等,我们要鼓励孩子去假装,假装游戏是2-7岁前运算阶段的孩子最主要的游戏,他们能在假装游戏中体验到社会交往,学会更多的社会交往技巧,增强孩子的移情。甚至我们可以带他们一起亲手制作一些假装游戏的道具,譬如,你去上班走路会不会迟到,我们一起做一辆车去上班吧。这样你和孩子的交流就是深层次的,你给予他的关注更多的就是精神上的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