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是我最喜欢读的题材之一,特别是青少时代。在我脑海里,印象最深的童话作家分别是安徒生和王尔德。而王尔德略胜一筹,可能是《快乐王子》和《夜莺与玫瑰》的悲剧性给我的触动更大。可惜以前的我只读文章,没有去深究文字背后的深意。这次薄荷英语阅读恰好选了王尔德的童话故事选集,让我有机会弥补以前的遗憾。
在背景知识介绍里,王尔德生活在这样的一个时代——维多利亚时代。由于工业革命的胜利,英国的财富得到巨大的增长,社会的贫富差距极大,“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是一个追求效率唯利是图的时代,人们认为“落后就该挨打”,贫穷不值得同情。王尔德代表的唯美主义是19世纪末流行于欧洲的一种文艺思潮,其兴起是对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功利哲学、市侩风气和庸俗作风的反抗。为了标榜不与丑恶的现实为伍,他们提出“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
快乐王子高高地矗立在城市中央,为看到的贫苦而痛苦。本要飞往埃及过冬的燕子为了帮王子去救济穷人,延长了留在伦敦的时间最后被冻死。王子失去了宝石和金箔,变得丑陋不堪,雕像被推倒,因为燕子的去世,王子铁做的心碎成了两半。天使遵从上帝的吩咐,把世上最美的两样东西带到天堂,上帝说“In my garden of Paradise, this little bird will sing until the end of time, and in my city of gold, the Happy Prince will praise me.”天堂并非天堂,上帝也是势利心。“看似重逢,实际禁锢。”(EKKO老师)
夜莺为年轻人对爱情的追求感动,让玫瑰刺破自己的胸膛,以心头血和整夜的歌唱来养一朵红玫瑰,但美丽的红玫瑰并没有让年轻人赢得爱情。最终,牺牲夜莺生命换来的红玫瑰被不屑地扔在地上被路过的马车碾碎。“Death is a great price to pay for a red rose. Life is very dear to all. It is pleasant to sit in the green forest, to see the golden light of the rising sun, and the silver light of the rising moon. How wonderful it is to smell the sweet flowers on the trees and in the fields. Yet love is better than life, and what is the heart of a bird compared the heart of a man?”
再次重读依然被文中的语句打动。现在看来,不管是快乐王子还是夜莺,在当时的大时代背景中都显得那么的脆弱,善良及对美的追求不堪一击。王尔德以童话描绘了社会的丑陋,却没指出改变的方向。快乐王子与夜莺都因救赎他人而献出自己的生命,但社会没有发生任何的改变。从某个角度而言,“唯美主义”不具备变革的力量,这与他们提出的“为艺术而艺术”一致。王尔德就像躲在窗后看戏的人,他被穷人的疾苦与无奈触动,向往单纯美丽的爱情,同时厌恶上层社会功利与市侩的嘴脸,在他眼中,善良如波浪的边角,为大海的律动增添了美感,但对大海运动的方向不产生任何的影响。
这时再换个角度想,在那个时代,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敢写出别人不认同的,本身已是一种进步了吧。可惜对他的生平了解得不够多。于是,我不由得假想了一下,如果是《伊索寓言》(刚结束的阅读任务)会怎样描写快乐王子呢?首先,主角会变成燕子吧(伊索寓言就是各种“愚蠢”动物的各种蕴含寓意的蠢事-),我想,燕子不会爱上王子,它会一直冷眼旁观,最后嗤笑一声“异想天开螳螂挡臂”。突然发现伊索寓言似乎没有哪篇是描写助人的,大部分是动物世界版的现实人际社会关系。如果是言情小说又会怎样描写夜莺的故事呢?这就有趣了。会是一个轮回的故事吧。
《夜莺与玫瑰》也让我想起了安徒生的《海的女儿》,两个故事有共通的地方。等我以后重读了《海的女儿》再将两者来对比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