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师姐的咨询求助:
月经淋漓不净,四月十六号至五月三号未净量由少变多,中间自服过中药。
症状改善不明显。
目前:月经淋漓不尽,仅上半身出汗、平时喝水少,不渴不干活没感觉,要是干活有时感觉头有晕沉感,大便一天一次、饮少、喜饮热、大便有时一次,有时两次时干时于溏,胃口一般、头晕目眩, 身上掉白色小皮屑、易忘事、焦虑。
经期、最近一次月经时间:上月是二月二十八号开始三月六号结束开始没有不舒服后来第五有腹胀腹痛,药店咨询口服云南白药定坤丹后结束,这次是四月十六号开始至今未净、经期不规律、经色褐色、痛经、白带异味、白带颜色黃色,走的多时,排小便时感觉尿有点热。
舌淡暗尖红苔白,脉无力。
中医辨证:寒热夹杂,血虚水饮,夹瘀。
拟方:柴胡桂枝干姜汤当归芍药散,艾胶四物汤。
艾叶炭10g,川芎6g,生地15g,炒白芍12g,当归6g,阿胶10g烊化,益母草20g,柴胡12g,桂枝10g,干姜6g,黄芩炭10g,天花粉10g,牡蛎20g,血余炭10g
结果:患者服用3剂后,月经即可止住。
胶艾四物汤,出自《古今医鉴》卷十一。
具有养血调经,清热止血。
主治血崩。
组成:阿胶,艾叶,当归,川芎,白芍,熟地,蒲黄,黄连,黄芩,生地,栀子,地榆,白术,甘草。
从整体上,患者还有寒热夹杂,血虚血瘀水饮表现,我在此方中合了柴桂姜、归芍散,取得良好的效果。
虚化小青龙汤治疗失血家感冒
男,21岁鼻塞,流涕1个月
患者既往有反复贫血,感冒,发烧病史,经过中医治疗能好转。
12月受凉后出现鼻塞,流涕,无发热,时有呛咳,大便正常,贫血,面色萎黄,吹冷风流鼻涕,舌淡水滑,脉沉细。
拟方:
桂枝10g,苦杏仁10g,白芍10g,炙甘草6g,茯苓15g,干姜10g,五味子10g,细辛9g,姜半夏20g林佳明,蒸附子15g林佳明,党参20g,麸炒白术15g,中药7付,每天一剂,水煎口服
01.20咳嗽减轻,流涕减轻,无发热,口干,口不苦,纳可,大便正常,脉沉细,舌淡苔白,守上方加仙鹤草60g,当归15g
02.10上症已。
按语:一诊时,患者鼻塞,溜涕,平素遇冷风就流鼻涕,辨为表证,加之脉沉细辨为表阴证;
时有呛咳,舌淡水滑为水饮所致;
患者贫血,面色萎黄,素体较虚,邪气入里,阳气虚衰,故脉沉细。
六经辨证:少阴太阴合病。
方药:虚化小青龙。
患者临床症候明显,为什么不直接用小青龙汤而用虚化小青龙?
因患者贫血,津血同源,汗血同源,故用杏仁代替麻黄以防发汗太过而加重患者的贫血状况。
脾统血,主运化,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考虑患者素体较虚,以四君子汤健脾益气,改善其面色萎黄之状,增强自身抵抗力。
感受寒邪,阳气受损,以四逆汤温肾阳,扶助先天之本,亦有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说法。
二诊时,患者咳嗽、流涕减轻,但出现了口干,考虑水饮化去,津液暂时输布不均而引起。
《伤寒论》第41条很好的说明了这点,“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因此继续守上方,加大量仙鹤草扶正补虚、收敛,加当归养血补血,与前方形成四物汤之势。
今日来诊,患者上证药后已无症状。
此患者因体质虚弱感邪而致病,我们可以在王琦等著的《中医体质学说》中了解。
体质是指人体禀赋于先天,受后天多种因素影响,在其生长发育和衰老过程中,所形成的形态上和心理,生理功能上相对稳定的特征。
这种特性往往决定着机体对某些致病因素的易感性和病变过程的倾向性。
根据中医基本理论,结合临床体质调查,提出了正常质、阳虚质、阴虚质、湿热质、气虚质、痰湿质、瘀血质等九种临床体质分型设计。
临床中,像此类患者反复贫血,特别怕感冒,为什么?
因为感冒后怕它发烧,发烧会出现溶血,导致血色素降低,从而又导致贫血。
在中医方面可归属于“亡血家”,因平素气血亏损,阳气虚衰,极易受邪,故此时需标本兼顾,既要解表,也要顾及血虚之体,作到发汗适当,汗而勿伤。
除了“亡血家”,还有“衄家”“酒家”“喘家”“哮家”,当我们看到这些家都要谨慎,他们都有某些共同的特点和体质因素,亦可看成“久病必虚”或“至虚有盛侯,大实有羸状”。
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提及“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也是告诫我们在临床上无论是遇到什么病,感冒也好,咳嗽也好,不能只是为了解决眼前表现出的疾病而不顾患者体质随意用药。
此患者,一诊时用的虚化小青龙汤、二诊加当归形成四物汤之势亦是与“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是同一个道理。
老师亦给我们举例“哮家”,它本身就有痰邪内伏于里,受邪时外邪牵动里饮,故而喘,喉间哮鸣音。
很多老人亦是如此,所以有了经方思路后,还要“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没有经方思路之前,我们看到感冒常认为是感受外邪,“卫表不和,肺气失宣”所致,只能根据风寒感冒或风热感冒来治疗。
老师常告诫我们,学了经方辨证,脏腑辨证思维也不能丢,要结合起来看,这样可以更加完整的进行辨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