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两个工作室联合活动,有几点收获值得谈谈:
1.不要在扎根的年龄着急开花。做研究要真研究,长研究,深研究。就像现在的明星,有的是流量明星,很快被别人遗忘,而那些有真功夫的才能成为经典。比如苏霍姆林斯基,就是经典。要做的住冷板凳,三年坚持做一件事,十年的坚持呢?想不成功都难吧。做事还是少些功利心,久久为功,方能长远。
2.做事情要系列化。听了侯主任和严校长的微讲座,就是两种论文的写作方式。侯主任先从文件谈起,也就是顶层建构,然后从课题的四个方面展开,每个方面具体怎么实施。严校长从为什么,研究过程,主要内容及思路,研究效果与反思四个方面。严校长的坚持做的主题学习系列,从主题案例教学到主题情境探究教学再到如今比较热的主题学习中的议题式等,也就是从1.0到2.0再到3.0等,这样才能有自己的特色。
3.及时整理和收集。在活动中很难把所有的内容记录下来,可以录音的形式,录视频比较占用内存,遇到重要的内容可以回听。正好这次活动的新闻稿是我来完成,对张老师的评课我当时听的不是很清楚,回放听了三次才听明白。在讲座中大家都喜欢拍照,可是有多少人觉得这照片有用呢,所以及时整理出来,记录下来,等到日后用时才方便查阅。
4.收货一个新名词:学科实践。让思政课有意义,有意思,有情感,有共鸣。一个老师可以让孩子喜欢这门学科,也可以让一个孩子讨厌这门学科。如何才能让让孩子们喜欢呢?没有哪个孩子讨厌活动,如果把思政课开在操场上,开在田地里,开在法庭里,开在社区里,会有孩子打瞌睡吗?会觉得没意思吗?从想到实践还有一段距离,但是如果拒绝尝试,那是遥远的距离,下学期可以尝试一两次这样的实践课。
学有所获,学有所思,学有所悟,最重要还要学有所行,动起来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