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说:“如果你认识从前的我,也许你会原谅现在的我”看到这句话我不禁想起了张爱玲的童年。大户之家带给爱玲不只是幼年时的安逸,更多的是童年的阴影。
张爱玲的父亲张廷重一生碌碌无为,家族也与曾外祖父李鸿章和祖父张佩伦时代的辉煌无法相提并论,看过张爱玲文章的人都知道,鲁迅在看近世人冷眼后说,“有谁从小康之家堕入困顿的么,我认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爱玲大抵也是如鲁迅先生所说,看尽了人间冷暖,造就了那华丽却又阴郁的写作风格。
童年时的张爱玲就体现出了自我封闭的现象,一次偶然,小爱玲看到张干(张爱玲的弟弟张子静的佣人)将一个生柿子放入抽屉里,后来却一次没有再去打开抽屉看柿子的情况,小爱玲每隔两天都会拉开抽屉看柿子是否还在,并且打量张干的状态,暗中猜测张干是不是把柿子遗忘了,日子久了,柿子化成一滩水,证实了爱玲的猜想却也成为了不可挽回的定局。这虽然只是童年时不经意的一段往事却迎合张爱玲一生的轨迹,俗话说“三岁看老”那时的爱玲就将自己的内心封闭了,仿佛令人看到后来爱玲与母亲的相处方式--虽然崇拜,却充满隔阂。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
张廷重是一个封建遗少,性格乖戾暴虐,思想封建。而母亲黄素琼却是敢于追求想要的生活,思想新潮的人。道不同,不相为谋,两个追求不同的人从开始就注定了离婚的结局,为了摆脱这种生活黄素琼不顾家人反对毅然决定同张茂渊一起出国留学。那时,张爱玲4岁,从此她失去了母爱,生活在这样的家庭,注定是悲哀的。多年后张爱玲是这样回忆对母亲黄素琼的感情:“我一直是以一种罗曼蒂克的爱来爱着我的母亲的,她是一个美丽敏感的女人,而且我很少机会和她接触,我四岁的时候她就出洋去了,几次来了又走了,在孩子的眼里她是辽远而神秘的”。
或许从那时候开始,张爱玲便已经与母亲产生了隔阂。张廷重在黄素琼走后过得很潦倒,于是他向妻子承诺不再吸食鸦片,不纳妾,请求妻子回来,也许是黄素琼惦念孩子,亦或是心底对张廷重还抱有希望,不久便回来了。但是这次出国游学更加拉大了两人在视野上的距离,不久之后,她们的争吵又开始了,在黄素琼的坚持下他们离了婚。后来张廷重为张爱玲娶了一个后母,张爱玲与父亲的关系更加紧张起来,但一直保持着疏远的关系,有次张爱玲去了生母家住了几天回来竟遭后母责罚,后母却诬陷张爱玲打她,然后父亲不分青红皂白的毒打了张爱玲,然后把张爱玲关到空屋子里几个月,后来张爱玲患了严重的痢疾,父亲也不给他看病,张爱玲一连病了几个月,差点死掉,最后何干看不下去了,偷偷把张爱玲放了出去。
从那以后,张爱玲就对父亲彻底的死心了,在这种阴沉冷酷的环境中长大,心理不发生一些畸形是不可能的,曾经有记者问及大学作家班是否能培养出好作家时,托宾语出惊人:“不幸的童年更能造就一位出色的作家”这句话是符合张爱玲的,但是如果这位作家成年后仍然无法填补童年时带来的人格上的缺陷,那这个作家终将走向毁灭。童年的不幸赋予了她很深的悲观意识,使她的作品或多或少的都带上了悲剧的底色。一方面,她以老练的手法刻画了人性的虚伪。另一方面,她笔下的人物都渗透出对人生的沧桑。
张爱玲的性格中有一种真正的冷,对最亲密的人也锱铢必较。她把自己封闭了起来,对社会也没有了解的欲望,一次坐人力车回家要付车夫小费,她觉得“可耻又害怕”将钱往车夫手中一塞,连车夫的脸都没敢看就匆忙逃走。在空袭之后和同学一起在街头小吃摊买萝卜饼,竟能对几步外穷人青紫的尸体视而不见。“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张爱玲的心中没有阳光,生命这袭光艳的袍,终究还是生满了虱子。
这个风光无限的女子最终还是走向了毁灭,严重的心理疾病令晚年的张爱玲几近崩溃,当她独自在公寓度过一个又一个的夜晚时怎使人联想不到“一步步走入没有光所在的”曹七巧呢?
她早已以洞悉了人性的丑恶,并以娴熟的写作方式展现在世人面前,只是她的心里没有足够的光穿透黑暗,来驱赶生命这袭袍上的“虱子”。1995年9月8日,张爱玲谢世于美国洛杉矶,七天后才被人发现,屋里没有家具,没有床,她就躺在地板上,身上穿着她生前最爱的赫红色旗袍。也许命运就是这样,让她才华横溢,让她万人敬仰,却让她孤独,我常常想,张爱玲弥留之际,有没有想到晚年躺在床榻上的七巧?是否也懒得去擦腮上的一滴清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