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媒体和社会都在提倡“重读经典”,那些被一代又一代人奉若人生之书的传世名作的确值得我们花时间去阅读,去品味。
但读文学作品有没有方法呢?如果我们只是单纯地去读一读书中的故事,像“网络卫道士”那样去讨伐几百年前书中人物的三观和生活作风的话,也就失去了阅读的意义!只有掌握了正确地阅读方法,我们才能明白书中的寓意,作者的思想。
《文学课:如何轻松理解伟大作品》这本书就是一部通俗易懂,还兼具趣味性的文学作品阅读指南。每一章节讨论一个主题,作者通过探讨很平常的文学作品情节或者故事设置,一步步抽丝剥茧地为我们呈现出普通主题背后的本质,让我们能够学会如何读懂文字背后的密码,发现更多的乐趣。
《文学课:如何轻松理解伟大作品》的作者是托马斯▪福斯特,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他的文学公开课是密歇根大学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同时托马斯还著有多本畅销文学阅读指南:《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如何阅读一本小说》等。
在这本书的众多章节中,有三个主题让我印象深刻:
一、探险无处不在
托马斯▪福斯特说:“探险的真正理由永远是认识自我。”
一个叫吉普的男孩在去商店买面包的路上,结果看到了富二代同学和自己喜欢的姑娘在愉快地聊天,男孩对此感到愤怒。他在准备买面包的时候,瞬间决定要参军入伍,寻找出人头地的机会。
你觉得这是一个没有任何寓意、简单偶然的事件吗?其实不然,所有看似不经意的情节都是作者精心设置的,它们环环相扣,勾画出了故事主人公的探险之路。
许多文学作品中的故事都是从主人公的探险之路开始的。你不信?那我们就来分析一下。探险包含的五要素分别是:
1. 探险者
2. 要去的地方
3. 要去的公开理由
4. 艰难险阻
5. 要去的真正理由
然后我们把刚刚的那个故事套进这个五要素中:
1. 探险者:吉普
2. 要去的地方:去商店
3. 要去的公开理由:买面包
4. 艰难险阻:发现自己喜欢的姑娘跟别人卿卿我我
5. 要去的真正理由:下决心参军入伍,出人头地
吉普的探险故事就是从这儿开始的!
二、 雨不是说下就下的
“下雨不只是下雨。”
我们看电视剧的时候都知道,只要出现风雨等反常天气,必定会发生不一般的事情:情侣分手、误会加深、爱人身亡、坏消息传来等等。总之,这些事情必定是是整个电视剧的重要转折。这个因素在文学作品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的姐姐因为一场暴雨生病,被困在达西先生的朋友家,伊丽莎白放心不下赶去看望。这场雨拉近了两对男女的距离:伊丽莎白和达西;她的姐姐和达西先生的朋友,为以后的故事发展做了重要的铺垫。
三、 得什么病也是门学问
“有些病不是你想得就能得。”
《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心思敏感,后来得了肺结核,咳嗽吐血,最后香消玉损;
《茶花女》中的玛格丽特消瘦怕冷,最后也因为肺结核加重而凄惨离世……
为什么那么多作家都偏爱肺结核?这与疾病的文学价值有很大关系。你可能会说:“搞那么复杂干嘛?分两种多简单:作家不想让笔下的人物死,就安排点儿小病小灾;作家如果想让笔下的人物死,就安排重病。”NO,NO,NO,你这种单细胞生物的脑回路可是会让大文豪气得从坟墓里跳出来的!
疾病是为了帮助作家刻画人物的,所以要遵循三个原则:
1. 首先,它必须有好的画面感。
如果林黛玉得了一种全身皮肤溃烂的病,你还会觉得她美吗?她在你心中的形象肯定立马就变差了。肺结核受到作家们的欢迎就是因为患者往往会变得“异常美丽”,皮肤苍白,眼窝黝黑,像油画人物一样。
2. 病源必须很神秘。
说到神秘,肺结核又是个很好的例子。在19世纪,大家并不知道肺结核会通过血液、痰、唾液传播,许多人毫无征兆地就病倒了。这完全符合作家追求神秘的心态。
3. 要有很好的象征意义。
肺结核属于消耗性疾病,得病的人日渐消瘦,象征着被消耗的生命,与年轻、年幼的生命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更能引起读者的关注和共鸣。
鉴于以上三个原则,肺结核成了作家笔下的“宠儿”,我们读到的许多作品中,都会出现这种病症。
《文学课:如何轻松理解伟大作品》这本书是本很不错的文学阅读入门指南,你在学习阅读的同时还能够了解不少英美文学作家的书写习惯和共性。作者还在书末罗列了许多“阅读书目”,这是座巨大的宝库,如果你能按照推荐认真读一读书的话,当个业余专家是绰绰有余了。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会读书,读好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