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追求精神修养的人都需要具备一种品质,那就是忍辱。“忍辱”在现代人的词典里似乎与“怪僻、自虐”之类联系在一起,所以大多数人都不屑于有这种品质。但是,从修行的角度看,忍辱指遇到情况不急于做出反应,不急于逃避不安、寻找安慰,而是放慢整个事情的节奏,给自己留一点空间去观察和感受,让自己可以看清事情的原貌,而不是被冲动牵着鼻子走。这有时也被称为寡欲或甘于寂寞。
期望和恐惧其实是同一个东西的两面,有期望就会有恐惧,而回避则会加强恐惧。不迎不拒使我们放松下来,这时,我们才更有可能瞥见一切思想行为、一切欢喜哀愁背后的那个东西。 人们爱把生活弄得拥挤而热闹,忙得团团转,以免和自己独处。心向佛法的人却是决心要和自己亲密相处。修行的过程毫无疑问会充满挫折,每一个修行人都会一再失败,一再跌回旧的习气中。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一辈子都在精进修行,不放弃也不逃避。
我们仿佛每天头顶磨盘走来走去,感觉要被压垮了,世界缩小到只剩下眼前那一堆困难。诸事不顺,我们越发相信自己是世界上最倒霉的可怜虫。
这种自艾自怜的情绪使我们觉得自己更有理由责怪、刻薄、报复、折腾。我们乐此不疲,以至于忘记生活原本就是变化无常,喜忧参半,甚至有点混乱的。哪怕我们耗尽毕生精力,也无法使它更有序。修行只是让自己放松下来,不再对抗,习惯那种不确定性并安住于此,有人也把这称为自在。 记得我十七岁时,在家乡跟随才旺晋美堪布修学佛法,从共同外前行开始。我紧张而兴奋,每天关在自己的小屋里没日没夜地修行。起初一切都正常,直到观修寿命无常时问题出现了: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观想,使我的身体过度紧张而僵硬,对无常的深入观察使我内心充满沮丧、哀伤。我整个人紧绷绷的,生不起清明的觉察,应该达到的体验也迟迟没有出现,这令我既愧疚又焦急。
我的上师才旺晋美堪布把我叫到他的住处,对我说:“弟子,你应该把窗户打开,看外面的虚空,宁静而广阔。尽量放松身心,凝视天空,慢慢地把心融入天空中,安住。”我按照上师的提示去做,果然很快走出了困境。才旺晋美堪布传授的这个珍贵法门,让我受用一生。放松下来,让心与外界连接,不刻意追求任何状态或结果,只是安住,这实在是最为重要的修行。
所以修行不为再去成就什么、证明什么,而只是引导我们放松下来,慢慢去贴近本心。
我们之所以很难体会到本心,是因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所作所为,大都在牵着我们朝与本心相反的方向走。很多习惯,尤其是心的习惯,让我们一而再、再而三地陷入窘境,比如前面说到的紧张对抗,还有趋利避害、推卸责任、自以为是、太在意自己的方式等等。我们修行便是要以一种温和的方式扭转这些习惯,使自己逐渐摆脱困窘的境地。
风吹日晒很辛苦,出门要坐车。就在这个忙不迭寻找安适的过程中,我们不但错过体验四季的乐趣,而且还变得越来越脆弱,越来越容易受伤害。
对趋利避害上瘾,也有人称之为“纵欲”。我们一般认为灯红酒绿、纸醉金迷才是纵欲,不过在较微细的层面上,只要有条件,每个人都愿意纵欲,因为纵欲是人们逃避不安的习惯性方式。
我们的初衷是让自己免于痛苦,得到安适,而实际做的却是用一种痛苦代替另一种痛苦,如此循环往复,更强化了我们的恐惧。
人们不能容忍哪怕是一丁点的不舒服、不满足、不方便,所以不停地寻找安慰、便捷,并且相信能找到。
内心空虚也是因为物质丰富后有更多逃避痛苦的选择,你可以更频繁地变换安慰的方式,结果你便更频繁地感受到不满足和挫败。
并非所有比你更聪明、更能干、更努力的人都过得比你更富足安适。只能说你比他们幸运,而你却忘记感念自己的福报。
我并不是说人生在世就应该低头承受痛苦。其实不是我们自己选择受不受苦的问题,佛陀早就告诉过我们:诸受是苦。
我并不是说人生在世就应该低头承受痛苦。其实不是我们自己选择受不受苦的问题,佛陀早就告诉过我们:诸受是苦。 世上没有一件事物是恒久不变的,所以我们拥有、经历的一切都会带来不安全感,这恐怕是无人能幸免的一种痛苦。此外还有各种各样粗大的、细微的、强烈的、温和的痛苦伴随着我们短暂的一生,你也可以把它们称为压抑、孤独、怨恨、哀愁、恐惧、贫穷等等,这些东西无论我们现在做得好或不好都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按理说,我们对痛苦应该很熟悉了,但事实正相反,我们只是熟悉自己面对痛苦时的那份恐惧和挫败,对痛苦本身却从不敢凑近仔细看看。
…他们与我不再疏离,他们的痛苦与我的痛苦原来是相通的,原本就是一个东西。有人希望痛苦尽快结束,结束了就会一直幸福下去;有人在痛苦的同时不忘享乐,痛苦并快乐着;有人虽然不再惧怕痛苦,但痛苦妨碍了他的修行;有人拥抱痛苦,在痛苦中找到通向自由的路途。
最近一位弟子跟我讲述了她的一次体验: 她因为疏忽而被人利用,深受伤害。如果按照以往的经验,出现这么大的危机,她的生活肯定会变得一团糟,她一定会惊慌失措,拼命想办法报复和弥补。但是这一次,她决定逆习惯而行,不急于自责或责怪他人,而是放松下来,让内心保持开放,去深切而清晰地感受那被伤害的痛苦。虽然同样会惊慌、压抑、懊悔,但她惊奇地发现自己的心里有一个柔软的东西,那竟是对自己、对伤害她的人,对所有人、所有众生的一份悲悯。 全力以赴、苦心营建的生活原来是那样不可靠、不堪一击。生平第一次,她体悟到了出离心。(出离心即解脱)
一般情况下,当人们遭受痛苦,尤其是受到伤害时,心量会变得狭小。最好整个人都能缩进一个桃核里,以为有坚硬的外壳保护会安全些,而实际上这只会使内心更加压抑和僵硬。不如把心打开,让自己暴露在痛苦中,让那种强烈的感受去瓦解心里根深蒂固的观念和习惯。这时,我们的本心,或者它折射出来的慈悲心、出离心、菩提心才会有机会显现。
把自己看得太重是我们另一个顽强的习惯。抓取这个动作暗示着内心的恐惧。婴儿初生到这个陌生未知的世界,拳头是抓得紧紧的。我们紧张、害怕的时候也都不由自主地握紧拳头。因为我们一辈子都在担心失去,便一辈子都在抓取、囤积,永远缺乏满足感。佛陀教我们布施,通过给予来消除那种贫乏的感觉。
从抓取转向舍弃,仿佛是个重大选择,而实际上我们别无选择。不管愿不愿意,我们一生都在失去。青春、欢笑、泪水、成功、失败、爱、恨,乃至整个世界,都会离我们而去。
布施的关键不是这样做到底能为他人解决多大的问题,而是我们能借此学习放下自己的执著。
外在的行为久而久之会影响心态,习惯布施的人比较容易让事情离去。
我们突然间发现,其实自己从一开始就没有什么好失去的。
我们自以为经验老到,对什么都了解,而绝大多数时候我们不过是凭概念、靠联想在理解世界而已。
事物所引发的联想远比其本身更受重视,可是用清新、开放的眼光看事物,亲自去感受、认知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不仅需要勇气,而且还很辛苦。不知是我们的自以为是助长了我们的懒惰,还是反过来,总之我们现在是又固执又懒惰,并且认为这正是热爱、肯定生活的表现。
通常情况下,面对任何一件事物,我们的第一反应都是判断:“对的”、“错的”、“有利的”、“有害的”、“同意”、“不同意”,然后我们根据自己的判断开始大声、小声、无声地发表议论,像个喋喋不休的评论员。这种急于判断的习惯和固有的观念让我们没有办法清楚认识事物。
我们自以为明察秋毫,但往往只能看见我们想看见的东西,听见我们想听见的声音,而不是我们能看见、能听见的东西。
佛陀教我们以开放的心去看去听,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看到和听到。,宣讲的第一则开示便是:“此乃痛苦,当知痛苦。”身处痛苦中,应该了知自己在痛苦中,痛苦就是痛苦,不要把它误解成别的。
我们如果想活得更真一点,有时就不得不做个没有常识的人甚至是叛逆。至少我们可以承认自己无知,不再固执己见,不再懒惰地满足于过“二手生活”。每天让自己的心安静片刻只为单纯地去听去看去感受。
自以为是不仅割离了我们与当下,而且还使我们更容易受侵犯,也更容易侵犯别人。
这种自我欣赏阻止了我们与别人正确地相处与交流。一些人像是患了某种特殊的“自闭症”,在任何场合都热衷于自言自语。更多的人呢,不但觉得自己什么都对,而且必须得对,如果别人不能苟同我们的意见,便感觉很受伤、很不舒坦。
面对任何一个人、一件事、一种状态,你都需要立即得出结论: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否则你就没有价值感、安全感。我们的信念、理想、价值观什么的往往被利用来强化自我、排斥他人,不信就看看吵架的、冲突的、战争的各方,没有一个不认为自己是有理的。
日常生活中,自以为是有时还表现为自卑。坚持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变这个观点,这不是自以为是又是什么?自卑与自负一样,遮蔽了我们的当下,使我们不能清楚地认识自己,同时也阻碍了我们与外界的交流。因为缺乏交流,我们感到孤单、孤立。
“认为自己是唯一的”会放大我们的感受。比如说参加考试,如果有一半人通过而你是其中之一,你会很高兴,但如果只有你一个人通过,你就不仅是高兴,简直是欣喜若狂;同样,如果有一半人被淘汰,而你是其中之一,你会很沮丧,但如果只有你一个人被淘汰,你就不仅是沮丧,而会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冤、最不幸的人。当你处于情绪的低谷而又孤立、封闭时,你很容易就会认为自己比所有人都更悲惨、更不开心。事实上,你的情况肯定比你想象的要好。
现在很多人因为承受不了痛苦而自杀,每次我听到这样的消息都难过极了。
前面我们讲到痛苦不是一两个人的经历,而是众生的经历,所以不要相信有个叫“命运”的家伙在专门与你作对、故意要整垮你。你的感受只是众生普遍的感受,所以你没有被遗弃。如果你能放松下来,单纯地去感知那份痛苦,并且放掉对自己的担心、怜悯、评断,不再只是在“我对我错、我行我不行”的圈子里打转,而去与外界沟通,愿意欣赏一下花草和晨风,痛苦也许依然强烈,却不会再让你窒息、让你绝望到走投无路,因为此时你的心打开了。
那么就给自己一分钟,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自己的心在慢慢扩大。它很柔软、很有弹性,慢慢地,它把这个伤痕累累的自己包容进它的温柔之中。它扩大到整个房间、外面的院子、街道、行人、桥梁、城市、江海、山峰、天空、日月、星辰……专注在那种可以无限延伸的开阔感中。当你再次睁开眼睛,你会感觉好一点。
我们拒绝与他人沟通,通常是因为我们觉得那些人不会理解我们。我们排斥他人什么,实际上正反映出我们排斥自己什么。如果你觉得别人不会理解你,说明你也根本不想去理解别人。如果你讨厌别人贫穷,说明你害怕自己贫穷。如果你排斥别人的浅薄、狭隘、冷漠,说明你不想面对自己身上的这些东西。所以,我们只有不排斥别人才能接受自己。
就这么看着自己,不去评断也不刻意纠正。遇到情况不立即被情绪淹没,而是看看自己的反应,这就是改变。下次再遇上堵车,再看看自己是怎么发牢骚、看表、打电话、一刻不停地折腾。第三次、第四次及以后遇上堵车,仍然是这么观察自己的反应,终于有一天你会觉得自己可笑:发牢骚、看表、打电话、折腾,怎么每次都一样,不能有点创意吗?所以,下次再遇到同样情况时,你会做点不同的事情:真正去听一听广播里的人在谈什么,欣赏一首歌,体会旁边那个司机的焦虑,想想因为堵车有哪些安排需要调整……总之,你不再跟自己较劲了。
出离就是这样,不看表象,只看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