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任何引申、比喻,就是字面的意思,不痛、不痒、麻木、冷漠,是自己生活的旁观者!
我们常常说某些人没有灵魂,如行尸走肉一般,对,这本书讲的就是这样一个冷漠、麻木、行尸走肉一般的人物。母亲的过世、邻居的情事、自己的“爱情”、杀人、坐监狱、被审讯等等,好像任何事情都不能带来他情感上的任何波动,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任何事情都能像个局外人一样淡漠的看两眼,然后不带任何情绪的走开,他判断任何事情的唯一标准是“是否麻烦”……
一段话感受一下吧,这是他不去养老院看望自己母亲的原因:
刚来养老院的那段时间,她经常哭,但那是因为不习惯。过了几个月,如果要把她接出养老院,她又会哭的,同样也是因为不习惯。由于这个原因,自从去年以来我就几乎没来探望过她。当然,也由于来一次就得占用我的一个星期天,且不算赶公共汽车、买车票以及在路上走两个小时所费的气力。
还有一段,是他描述自己如何适应监狱生活的:
在入狱之初,最叫我痛苦难受的是我还有自由人意识。例如,我想到海滩上去,想朝大海走去,想象最先冲到我脚下的海浪的声响,想象身体跳进海水时的解脱感,这时,却突然意识到自己是禁闭在牢房的四壁之中。但这种不适应感只持续了几个月,然后,我就只有囚犯意识了。我期待着每天在院子里放风或者律师来和我晤谈。其余的时间,我也安排得很好。我常想,如果要我住在一棵枯树的树干里,什么事都不能做,只能抬头望望天空的流云,日复一日,我逐渐也会习惯的,我会等待着鸟儿阵阵飞起,云彩聚散飘忽,就像我在牢房里等着我的律师戴着奇特的领带出现,或者就像我在自由的日子里耐心地等到星期六而去拥抱玛丽的肉体。
甚至在审判自己的法庭都在走神:
他告诉我,此人是巴黎一家报社的特派记者,他说:“不过,他不是专为您而来的,因为他来报道那桩弑父案,报社也就要他把您的案子也一起捎带上。”
说到这里,我又差点儿要向他道谢了。
我一直在想,到底是什么样的成长环境,到底经历了什么样的事情,才能把一个人变成这样,对生活没有热情、没有期待,对亲人漠不关心、生死喜乐都无所谓,甚至对自己,怎么样都无所谓,只要不麻烦….
他说:是因为疲惫,疲惫会带来情感上的干扰,让他感受不到正在发生的事情的意义,这确实是一个理由,都市生活里的我们,因为生存压力,确实也会疲惫、会麻木,但是大部分都是暂时性的,不会麻木的这么彻底,那么还有什么因素呢?
他唯一的亲人是母亲,可能因为年纪差距的原因,两人没有共同的话语,对对方没有任何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期待;他有一个女友,但是不是动心的那种,干枯的情欲似乎也并不能温暖他冰冷的心,给他带来情感的支撑;
大家觉得,还有什么呢,让他对这个世界厌倦到了这样的程度?
看的太清,没有物质与精神的期待与奢望?还是说,经过了无数的挫折与拒绝,他对这个世界能给予他所想要的,已经绝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