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74
人在出生后如果没有基本社会化的过程,即使具有人的遗传,也很难出现正常的心理现象。因为人的思维缘于语言系统,语言系统缘于人类社会生活。儿童要掌握语言,必须先通过抚养人来掌握,儿童社会化的过程,最早必须通抚养人的社会化教育才能完成。
对个体来讲,心理发展是终身的。但是最重要的是在早年阶段。从出生到18岁左右这个阶段是人心理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基础发展阶段。由于这个阶段的心理发展有多变性和可塑性,所以这一阶段的外部环境对人的心理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人从出生开始,其心理发展依次为情感、语言、社会性、认知方式、观念、性格、自我意识等。这些心理现象相互关联、彼此影响。
一、依恋现象。人在早期出现的具有人性的心理的情感现象是依恋现象。依恋是人在初生时对身边某一稳定抚养人专一的依赖与眷恋、不愿意离开的情感现象。人与其他动物相比较,一出生时是最笨,最无能的生命体,这就决定了人从出生就需要别人的照顾,婴儿在日复一日在别人的抚养照顾下,每次在得到满足时,也就记住了抚养者的音容笑貌和体味等,形成了社会认知和记忆现象。婴儿在半岁左右就出现了依恋现象,当抚养者在身边时,他就会表现出知足、安静、快乐和健康;反之就会不安、焦躁、哭闹、拒绝进食,出现易怒、敌对、封闭自己。因此,依恋是抚养人对孩子控制的最大的资本,如果没有抚养过程和依恋现象,抚养人很难支配和控制孩子的心理。没有形成依恋情感的人,会有终身的社会情感缺陷,以致成年以后表现出对社会的残忍、冷酷等。
一般对抚养人的依恋会保持到12岁左右,当进入青春期后,往往会出现与心理现象相反的心理表现,也就是争独立、自主权。出现逆反心理状态,这个时候一般家庭教育的功能就将逐步消失。
二、语言的发展。语言是表达自己并与人沟通的心理现象之一,是通过感知和学习而获得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的出现的早晚和发展情况取决于早年情感抚养的程度。抚养人是否稳定,是否有爱心、是否经常进行沟通,不仅决定孩子的情感发展,还决定孩子的语言发展水平和类型。凡是有情感的抚养,一定是有话语的,有唠叨的。孩子耳边有丰富的爱语声音,这样的环境下容易形成声音的表象,进而发出自己的声音。在互动当中,形成良性的循环。而疏于照顾的孩子,这些孩子经常处于语言缺乏的背景之下,极少会听到浓浓的爱语,因此进入幼儿后期仍然不爱出声,不愿意表达,说话比较迟。
三、社会性的发展。语言水平还会影响或决定一个孩子的社会性的发展。社会性发展良好的人,往往擅长与人交往、是否喜好合群的一种心理现象,这样的人具有亲社会性。反之,社会性发展不好的人,往往不擅长与各种人接触或者亲近。所以,一个人的社会性的发展往往基于人的情感抚养水平和语言发展水平。
一般而言,善于表达表达的人往往愿意接触人,即使接触新认识的让人也不惧怕,并试图拉近彼此的心理关系,从而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相反,小时候抚养人较少,极少接触他人的孩子,往往不太爱表达自己,也就形成与他人交往范围狭窄的现象。这种孩子学习出色,往往容易从事科学研究或者技术类的领域。若不幸的话,从小缺乏情感抚养,出现不善与人交流、不善表达自己的现象,上学后又不聪明且学习能力较弱,这类人就非常容易从内向的基础上增加自卑的成分,从而变得更加的内向与孤独。这是一些犯罪心理发生的原因之一。
四、认知方式发展。当一个人从小身边亲人的感情丰富、语言刺激丰富,其个人的语言也会得到良好的发展,在表达自己的同时也会观察别人的反应。所以,爱说话的孩子更倾向于别人对他的注意,他会接着话茬以求引起别人的关注和赞赏。由于这类心理取向会导致他的注意力倾向于外,倾向于他人的反应,他在寻找观察他人的反应时,注意力也变得异常活跃。
相反,在寂寞中长大的孩子因为听到家人和外人的话语少,所以他们说话的机会少。不爱说话的孩子会用更多的时间做自己的事情,而事物的刺激明显不如人的,所以他们的注意力会长期的关注在物品上,更容易专注、稳定。这就导致一种现象:有的孩子非常活泼伶俐,看上去非常聪明,但学习成绩一般,而有的孩子极少说话,却注意力稳定,学习出色。前者容易成为领袖型人才,后者容易成为研究型人才。他们之间的差别不是智力问题,而是抚养方式不同,是由语言、社会性发展不同所决定的,进而影响他们的社会角色。
五、性格形成。性格是指一个人后天形成的社会行为方式。性格首先强调的是与社会相关的行为方式。人的行为方式有多种多样,但是性格行为一定是涉及他人的行为。凡是描述一个人与他人有关的行为表现是,就为性格描述。
性格行为还强调后天形成,尤其是受到早期抚养人的抚养方式的影响。性格形成有关键期,而最基础的关键期是12岁之前,因为人在这个时期任然处于心理依恋期,会为求得所依恋的人的喜爱而改变自己,。但当一个人进入青春期以后,独立意识、叛逆心理随之出现,这时性格若有缺陷,就相对难以改变了,当人完成心理发育,进入成年,性格特征就会趋于稳定,成为人格中稳定要素之一,并会伴随其一生。
六、观念的形成。观念就是在观到的同时形成的念头,在看到的同时形成的想法。所以,观念是指人在接触可观事物同时形成的相应看法或想法。
人的观念可始于母亲的怀抱中,也可发生在父母日常生活中不经意的言谈举止时,还可在亲人的唠叨中形成。随着人的成长和成熟,其观念还与人生经历、社会文化背景息息相关。
观念的形成与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相似性,即早期形成的观念越具有稳定性和长久性。观念还与一个人的道德水平有关。所谓道德,是一个社会绝大多数人共同认可的一种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父母的唠叨、老师的教诲,逐渐了解了社会公认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个人通过这方面的学习,理解和接受这些东西,并用于规范自己的行为。这就是一个人的正常发展,否则就会出现相悖的心理和行为表现,严重者还会出现与社会法律相悖的心理和行为。一个社会倡导的道德更多的是通过风俗、众人的态度等对个人的影响,使之形成观念,并成为指导、约束个人行为的规矩。
当个人完成上述诸种内容的发展,在年龄接近18周岁时,其人格特征就趋于稳定。人格内容一旦出现或形成就终生具有,并进而影响个人的心理倾向和外部心理特征,形成个人的心理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