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毅:释放激情和坚持的力量》这本书在合适的时候出现,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了解到作者是源于其在TED的一场演讲,演讲只有几分钟,却浓缩了作者一生的人生积淀。在书中看到了第二代华裔在美国出生、求学、工作、成名的经历,看到了一名科研人员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人生历程。
作者安杰拉·达克沃思,是一位教育工作者,也是一位积极心理学家,是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她大学毕业进入全球顶级的咨询公司麦肯锡工作,后选择去纽约一家公立学校当数学老师。通过观察学生的成长,激发了她对造成人与人之间成就差异的关键因素的兴趣和思考。安杰拉选择去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心理学博士学位,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教授是她的导师。
很多人都渴望成功,取得成就,那么是什么因素导致这些人能获得成功呢?很多人会归因于他们的天赋与运气。
作者通过长期的追踪研究发现,除了天赋之外,还需要一项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坚毅,安杰拉·达克沃思因为系统提出该理论而获得了2013年度的麦克阿瑟“天才奖”,有意思的是作者的父亲在作者小时候的时候常对作者说“你不是天才”。
一、坚毅到底是什么?
1、坚毅是对长期目标的持续激情与持久耐力,包涵了自我激励、自我约束和自我调整。
作者对西点军校新生野兽营进行了研究,每年西点军校的录取非常严格,需要取得SAT与ACT的高分,需要良好的身体素质等,能够满足申请条件的候选者本身就是万里挑一的了,但是从最初的申请到最后的录取,最终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幸运者能够走进校园。
入校后要参加一个为期7周的“野兽营”训练。可是就算是这么精挑细选的学生,最终5个同学中有一个会辍学,很多人完不成夏天的这个训练营。
作者与合作伙伴认为能否顺利通过训练营,不在于当时进校是的高分,而在于一种叫“永不放弃”的决心。他们一起开发了“坚毅力表”,通过这个表的测试得分可以预测哪些学生会最终留下来。
2、不要被天赋误导,卓越是磨练出来的
尼采说:“我们的虚荣,我们的自恋,促成了对天才的崇拜“。
很多家长会津津乐道于孩子的聪明,很多孩子在取得好的成绩后,家长们都会夸孩子聪明,然而过度强调天赋的同时,就是在弱化其他因素。正确的姿势应该是在夸孩子聪明的同时,别忘夸孩子努力。一个有天赋的孩子,如果不努力,最后的结果可能不如一个天赋一般,肯努力的孩子,现实版龟兔赛跑的故事比比皆是。
作者提出“天赋×努力=技能”和“技能×努力=成就”的坚毅品格理论。努力在一个人的成就中要起到双倍的作用。
3、你的坚毅指数是多少?
明确的目标引导,一个清晰、明确的人生哲学能够指引人生的方向,给你提供原则和边界,让你保持在正确的轨道上。
巴菲特给出的目标设定的建议是:首先,写下25个职业目标。其次,将认为5个最重要的目标圈起来。最后,好好地看一看没有被圈起来的那20个目标——它们是你需要不惜一切代价去避免。
坚毅指数反映的是一个人的激情和毅力的强度,坚毅指数是在顶层目标上的决心,在面对障碍时百折不饶永不放弃的信心。一个人坚毅指数越高,预示着未来取得的成就也许就会越大,反之亦然。
目标可以分层级,顶层目标不能随便动摇,顶层目标分解成中级目标,中级目标再分解层底层目标,底层目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4、坚毅的品格是遗传的吗?
坚毅、天赋以及其他与成功有关的特质,都受到基因的影响,也受到经验的影响,但是无论是坚毅还是其他的心理特征,都没有与之相对应的单一基因。
如何提高坚毅指数:
01.兴趣。兴趣是基础,长久的激情源于享受你所做的事情。
02.练习。很多事情不是因为有兴趣才去行动,而是因为行动才使兴趣更浓。今天试图比昨天做得更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坚持练习。
03.目的与意义。确信工作对你很重要,并与他人的福祉相连。
04.希望。希望是一种从逆境中奋起的毅力。新东方有一句名言: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
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善未来,不是只是“我感觉明天会更好”,而是“我下定决心行动要让明天更美好”。在迈向“更好”的行动中,勇敢面对遇到的诸多挑战。
二、如何成为一个坚毅的人?
1、10 000小时的刻意练习与心流体验
人们在从事自己有兴趣的事情时,愉悦度明显更高,但是要成为一名行家里手,都需要10000小时的持续专注的刻意练习。
一个完美的作品是由很多的基本要素构成的,需要对每个构成要素进行刻意练习,达到高手的水平。
坚毅不仅在于投入某个领域的时间长度,还在于投入的质量,在于持续的精进成长。
刻意练习需要一个定义清晰的目标,全神贯注,不懈努力,需要即时的、有益的反馈和持续的反思和完善。
找到刻意练习最舒服的时间和地点,让刻意练习成为一种习惯。
刻意练习的过程不一定有心流体验,但是当你在完美演绎的时候,你一定会有心流体验的出现。
2、找到人生使命的召唤
坚毅源于兴趣,也源于目标,目标要是自我和谐的目标,蕴含为他人福祉做贡献的意图。
并不是说所有的坚毅楷模都是圣人,而是说坚韧不拔的人会将自己的终极目标与这个世界紧密相连,找到人生使命的召唤。
对待工作要有超越工作与职业的心态,使工作与自己的事业和人生使命结合起来。
在追逐目标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使命义感时,才会不汲汲于名利,才会感受到快乐和动力,才会在遇到困难时,想尽一切办法去克服。
3、成长心态
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将人分为两种观念模式:
固定心态——认为一个人的智商基本上是固定的(先天的),后天的努力其实并没有太大的作用。
成长心态——认为不管哪方面,都可以通过努力获得改善。关注将来的结果,当前表现不佳并不影响他们继续努力。
一个人的心态源于他的成长史。如果一个人经常失败,周围的人也不给予鼓励和支持,那么他很容易形成固定的心态,形成”习得性无助“。
成长心态以乐观的方式来解释逆境,这反过来又导致了坚毅的品质,能够在7次摔倒后,第8次再站起来,对未来永远充满希望。
如何构建成长心态:
01.树立理念。智力或天赋等都可以通过努力得到提高。
02.练习乐观的自我对话。从改善语言习惯开始,多使用积极建设性的语言。
03.寻求帮助。困难只所以困难,是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
三、如何让孩子更加坚毅?
1、对孩子应该严厉地管教还是无条件地去爱?
市面上常见的两种教育子女的方式,约翰华生为代表的严格教育和另一种无条件地爱。
作者根据教育方式,对孩子的要求标准高低、尊重支持与否,划分为四个象限,形成明智型教育,专制型教育、忽视型与放任型教育四种类型。
作者认为在支持性的教育与要求性的教育之间要找到一个平衡点,以孩子为中心,结合孩子的兴趣点,给予温暖而坚定的支持。
2、课外活动是坚毅的练习场
更多地参与课外活动意味着孩子们有更多的尝试,给予家长观察培养孩子兴趣和坚毅的机会。
让孩子大量尝试新鲜事物,培养兴趣爱好,在找到兴趣点后要引导长期的坚持,度过艰难的考验期,把兴趣培养成真正的特长。
刻意练习在孩子课外活动考级升级的过程中也会展现作用。孩子课外活动中展现出来的坚毅逐渐会变成人生品格的一部分。
3、创造坚毅的文化
我们生活工作的文化,强有力地塑造着我们的性格。文化的影响悄无声息却润物无声,往往起到不言而教的作用。
坚毅的父母的言传身教对于孩子的坚毅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境教作用。坚毅的老师和教练起着同样重要的榜样和引导作用。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正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