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立
2014.12.05
最近读书的时间比较多,希望能够度过自己的瓶颈。多反思,多实践,慢慢的路就清晰了。
一个人在做每件事情上或多或少的会遇到一个瓶颈,判断的标准,也就是你的动力在降低,在做这件事情上面你不会像以前那样拼命去做了,反而变成可有可无,甚至最后开始逃避去做这件事情了。这个时候,最好停下来思考一下,原因是什么?
拿最简单的读书这个话题来说。读书并不是一个人必须做的事情,也不要太神化读书这件事情,它就是跟其他的爱好,比如打球、爱吃、跑步等一个样,就是一个爱好而已,不是有句话叫做“从来刘项不读书”嘛,就把它当成一个可有可无的爱好,心里就平衡多了。喜欢读书的人比喜欢打游戏并没有高尚多少。你不喜欢读书,那就别读,没必要把自己搞的这么痛苦,发现自己没读多少书就开始痛恨自己似的。就像我不会跟别人比我少玩了多少游戏一样。
那么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是,你是可以从读书中得到一些快感的,就像任何其他的爱好一样,你如果得不到快感,那还爱这个东西干嘛呢?心理学上用一个单词来表示,Mind flow,翻译成中文叫做“心流”,如果你还没体验过这种感觉,那真是有点遗憾,像一股河流在你的心中流动,你的整个人会有轻飘飘的感觉,全身心的投入当下的这个活动。这种状态可以通过自己的练习而得到,也可以通过外界的刺激而得到。对于读书来说,当你不再体会到那种心流时,就是你开始遇到瓶颈的时候,你开始觉得它可有可无了,甚至一本书看了不到十分钟就开始打瞌睡;明明今天做好的读书计划,到了开始看的时候就拼命推迟打开书的时间,用各种理由告诉自己还有更重要的事情没有完成。其实你心里清楚的很,读书就是更重要的事情,只是你可能得不到快乐了,所以开始拖延了。理解一本书开始都变得困难了,别人都不读书,我也可以不读,再说我读了这些书有什么用呢?
还真没什么用,你还不能在别人面前装逼,否则会被群起而攻之的。我只能提供一条好的建议:书你只管去读,如果发现你读不下去了,那么说明这本书的东西并不是你感兴趣的,那么停止,再去读其他的书吧。这是一种顺应人类天性的做法,你要顺应自己的大脑(读书、学习)、顺应自己的身体(打球、锻炼)。艾宾浩斯曲线说的是人的记忆的东西会随着时间的流逝留下的东西会越来越少,两天后基本上你能记下的只有15%左右,你担心看完的东西忘记的太快,这是身体给你的信号,你遵守就行了,而且你还要忘记的更快一些,类似于当年张无忌学太极拳的时候,当你都忘记了,你就学成了。所以我开始推崇:你读的越多,需要忘得越快,你的大脑会有意识的保留最重要的东西。
现在我看书的方法就是以忘记为最终目的,一下子我的心理压力就小多了。记住很难,忘记还不容易嘛。速读也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拿到一本书后,先读目录,然后以1秒/页的速度看完这本书,最重要的信息这个时候已经留在你的脑中了,这时候再去看那些你感兴趣的章节,事情就变得很容易了。如果没有感兴趣的东西,那么就放下这本书,重新再拿一本。现在的信息流通的这么快,每个人的时间那么宝贵,没有快速吸取知识的能力真是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