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阅读了作品后,从其中学到的,对自己写作有帮助的东西
这个月开始忙了,没有读文学的时间了,昨天刚得到《竹林中》的启发,打算用为数不多的空闲时间构思新文。很巧,一切都合了这回作业的题,一倍时间付出,两倍收获~
- 剧本杀式短篇
写长篇的爽感大概也是来回切换视角,多多塑造各种拥有独立生活的配角,短篇一般只能围绕两三个主角转。《竹林中》是罕见的,逻辑链和情节性没必要太强,只要围绕一个冲突,塑造七个人物,连路人都能扮演主角。
非常简单粗暴的叠加,类似剧本杀的形式,多视角提供充足但零碎的真假线索,混乱读者视角,增强趣味性和悬疑感。
- 扭曲式叙述
正所谓,有时真相不重要,陪审团、法官相信什么才重要。除了刻意扭曲事实,从心理学角度,人的记忆也很容易扭曲,还会选择性记忆。
《竹林中》的核心是,当不同角色成为世界中心时,一切真相都是相对的。相比较剧本杀是客观地补充多角度细节,《竹林中》的叙述更加扭曲,扭曲到掩埋真相——大概类似玩剧本杀时凶手必须得说谎。
各角色的心理和独自对话描写也很重要,角色的语气如同镜头下的影视剧。这里呼应一下太太讲的列夫托尔斯泰,要设身处地进入角色视角,以细节为主。同时,《竹林中》的本质是全篇对话,呼应一下太太说的,写完要朗读出来。
- 选择人物
已经决定了扭曲式“剧本杀”的基调,下一步是决定选择哪些人物视角。
《竹林中》核心主角组只有矛盾中心的三人,但文中非常有趣地以所谓外部视角为起点。包括樵夫、行脚僧、捕役、老媪,都在主冲突之外。
如果是寻常叙述,大部分背景也只能由笔者的叙述描写交代,外部视角即便存在,也如同影视剧里叫不出具体名字和身份的背景板,只能占用几句话的篇幅。
外部视角的好处可以替代笔者,更加灵活走心地交代背景,还可以补充看似矛盾的细节制造悬疑。
当然,这里再忍不住吐槽,个人觉得《竹林中》扭曲得有点太随心所欲,以至于完全判断不出原版故事,悬疑是假悬疑,矛盾是真矛盾。市面也不乏真悬疑作品,同为擅长创作黑暗系情节的日本作家,东野圭吾的作品更加前后一致,同时主动给读者提供推理的线索。不在这次书单内,暂时不深入了。
不过,从文中学到要回避什么,也是读后感价值。
- 选择场景
每个角色在不同场景下说话的真假程度有待掂量,因为动机不同,譬如樵夫面对检察官的盘问,和女人在寺庙的独自忏悔。
面对检察官的盘问,罪犯一定是要回避自己犯罪的细节。碍于执法者的威严,证人通常会如实交代,尤其是跟自己无关的线索,以显示自己的清白和诚意,而家属一定会强调涉案者的无辜,譬如老实、善良、与人没有矛盾等等特征。
但罪犯供述时,反而会大方承认自己的罪行,甚至为了自恋倾向而夸大细节。这里主动供述和被逼供述也是不同的,前者有自大成分,后者则是畏惧和愧疚为多。
对比之下,忏悔者更接近真相,但有可能在涉及伦理的重大情节上撒谎;而鬼魂则可能心怀怨恨,放大了自己认定的怨念,而忽略了真正致命的线索,譬如樵夫和匕首。
即便是同一个角色,说话的态度、选择陈述的细节、主次的扭曲都需要依照场景和动机考量。选择什么场景和角色,也决定了故事走向和矛盾深入。
《竹林中》以路人视角为起点,逐渐深入到主要矛盾的中心三人。场景也越来越极端,从寻常问询到供述,再到忏悔,最后鬼魂借巫女的叙述,借助推进式的新鲜感,制造读者与真相越来越近的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