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真是个天才。”
“那土豆呢?”
“土豆就要看它自己的本事了。”
“因为萝卜不管煮着吃也好烤着吃也好,就算是生吃也很好吃好吃。”
这句话,是日本影片《步履不停》开头的几句话。
该影片的导演是枝裕和,特别擅长拍摄家庭片,善于用人物的日常交谈和生活细节来讲述平淡的生活。
影片的步调很慢,很多镜头是静止的,缓慢、平淡。
接下来,影片中,出现的镜头就是母女俩削萝卜、洗胡萝卜,聊萝卜怎么做才好吃,间或唠着家常,便利店那个嗲嗲的老板娘呀,让爸爸去买低脂肪牛奶呀,就这样边聊边准备食材。
洗毛豆、切咸菜、煮饭、拌饭、捣土豆泥、炖肉,母亲在有序地准备着,女儿在旁边帮忙,她们聊家常,聊女儿多久没离开家了。
女婿和孩子从外面回来,在冰箱里拿出大麦茶,喝个痛快,并接连称赞:“果然还是妈的麦茶要好喝啊。”
这些厨房里热闹、温馨的家常场景,像极了我们过年时的家庭聚会。妈妈、阿姨、姑姑们永远是厨房的主力,活面、切肉、炖肉、炒菜。孩子帮忙摘菜、洗菜、剥豆子,做些杂活。
厨房里弥漫着肉的香气。过年,家家喜欢煮上一锅煮肉,白水煮,不放任何作料。捞出一大块冒着热气的肉,待稍微凉一些,用手撕下一丝肉,沾盐或酱油,就是人间至味。
像电影里这家人一样,人们还会边准备饭菜边闲聊。谁家孩子上大学啦、谁家要娶新媳妇啦……间或传来一阵阵笑。
家庭聚会,永远是烟火气弥漫、生活气息十足的饕餮大餐,让平日里在外求学、打工,在家平日里舍不得吃肉吃鱼的老人放开胃口,大快朵颐。
这种烟火气,是家庭聚会的主旋律。
在这部电影中,也是家庭聚会,不同的是,今天,是大哥纯平的忌日。15年前,他因酒落水儿童而不幸去世。
老二良多娶了再嫁并带着一个儿子的女人。今天,他们一起回家。
良多一家到了。妈妈开始忙着炸玉米饼,新儿媳也到厨房帮忙。
热乎的玉米黍刚出锅,孩子们就一人拿一块,开始吃起来。
一家之主父亲是个医生。他仿佛是这场热闹聚会的局外人,坐在二楼的书房里,闷声不响。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他或许在为长子的过早去世感到伤心。
然而,似乎是闻到了玉米黍的香味,他坐在二楼,想下去,又有些犹豫,最后还是没禁住诱惑,下了楼。
女儿说,他的鼻子很灵的,闻到香味就下来了。
父亲表面的严肃与内心的可爱,让人不禁温暖一笑。
聚餐开始了。桌子上摆满了饭菜,家人围坐在四周,话语不多。妈妈问儿媳的情况,也时不时说些让儿媳难以回答的话。
久未回家,惯常的要聊到儿子的工作。他是一名绘画修复师,此时已经失业,却不得不在二老面前隐瞒这个事实。他说,自己的工作已经走上正轨,也很有挑战。
然而,饭后在厨房收拾碗筷的时候,女儿问及良多绘画修复的工作时,新媳妇却因不知怎么回答而略显尴尬。
在饭桌上,爸爸始终是个局外人,不声不响,后来干脆看上了报纸。
良多与父亲之间,一直有解不开的疙瘩。父亲因良多没有继承他的家业而感到失望,良多因父亲总是在他面前说哥哥的好而感到不满。家庭中弥漫着一股凝重、尴尬的气氛。而在这个家庭中,女儿和妈妈无疑是家庭气氛的调节器,她们让这个家摆脱了这种气氛,时不时的传来欢声笑语。
吃过饭,孩子们到外面玩。但新儿媳带来的儿子很胆怯,话也不多,他似乎也知道自己与这个家庭很难融入。
但孩子们的纯真是挡不住的。不一会儿,他们就开心地玩到了一起。
他们玩跳格子游戏,一边拿着玉米黍一边走路,看花草。
盛夏的天气,知了在声声叫,孩子们的笑脸,美极了。
这样的场景,也多见于我们的家庭聚会。大人永远在忙碌准备餐食,孩子们成了撒欢的野马,四处跑啊笑啊,无忧无虑。
又一幕,是儿媳在家里擦桌子、收拾碗筷。几个人坐在桌子旁聊家常。妈妈、儿媳和女儿三人坐在地上,翻看家庭影集。
妈妈给新到的家庭成员讲照片背后的故事。
“这是我们去挖蛤。”
“这是纯平小时候。”
母亲一一讲述着照片中的故事。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母亲聊着聊着就提到了死去的纯平,悲伤之情写在脸上。
被救的孩子如今已长成壮年。他来到家里,却让一家人既生气又无奈。母亲说,纯平不该救他的。言语间流露无限伤感。
一只黄蝴蝶从窗外飞了进来,落在纯平的相片上。
“是纯平!他回来了!”母亲一直相信,黄蝴蝶是逝去的人变的。
外面,暑气未消。
母亲坐起身,要给家人准备一些小吃。
照例,全家人一起行动起来,连小孩子也开始帮忙。
晚上,又一顿饭开始了。依旧是安静的吃饭,安静的聊天,就像我们平常的生活一样,毫无特殊。
电影就这样缓慢地讲述着。认真做饭,认真吃饭,每个人,都各怀心事。
这漫长的影片,其实不过是良多回家待的一天时间。
一日三餐,洗菜、择菜、炒菜、吃饭;聊家常、聊工作、聊未来、聊过去,时间就这么静静流淌过去。
母亲对儿媳多少有点意见,却愿意拿出她最珍贵的衣服给她穿,还希望儿媳能再生一个小孩。父亲对这两个忽然闯入他们生活的母子,也不是很待见,却拉着孙子的手,问他的理想是什么。
家人间,言语很少,感情却很细腻。
第二天,良多一家要离开了。
父母送他们到车站。车子开走了,他们在回去的路上说:“他们会回来过新年。”
下一个镜头,却是大巴车上的良多不耐烦地说:“这次回了家,过年就不用回来了。”
父母的期盼,孩子的逃避,形成了鲜明对比。
后来,他们应该一直没有回家。因为,接下来的,就是良多的一段自述。
父亲走了,母亲也走了,他们甚至没有实现最简单的遗愿。父亲想去看一场棒球赛,母亲想坐一次汽车。听起来,很让人伤感。
良多一家去墓地看望二老。
回来的路上,良多的女儿看见了一只黄蝴蝶。
良多说:
那黄色的蝴蝶,就算是在冬天也不会死去,它们的蛹在第二年又会重新绽放出美丽的黄蝴蝶。
影片最后,是他们走在墓地的林荫道上,就像那次回家,母亲和他们一起走过的一样。
不知良多心里是否对父母有所亏欠。在他们有生之年,甚至盼望他们能常回家看看这个简单的愿望,却都无法实现。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在影片开头,是一条长长的石阶,父亲拄着拐杖向下走去。而在影片结尾,又是同样的石阶。父亲和母亲拾阶而上。
上坡下坡,重复不止,亦如一个人的一生。
春去秋来,日复一日,步履不停。
那冷峻严酷的父亲、那温柔健谈的母亲,一冷一热构成了一个家,虽磕磕绊绊,却温暖人心。
那琐琐碎碎的、那一日三餐、粗茶淡饭的日常,虽然平淡乏味,才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