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年间,北京城的舒举人花了3万个铜钱,买到了一个十来岁的小丫头。舒举人给她取了个丫环的名字,叫做梨花。梨花长到十五六岁,出落得十分动人,容貌艳丽,肢体停匀,“淡妆浓抹总相宜”。她在头发上随便簪上一两朵花儿,就显得人比花娇,仿佛是画上的仙女。舒举人家的女眷也模仿梨花的打扮,但没有谁赶得上她一半的美丽。她的性格很好,非常聪慧,舒举人全家都很怜爱她。
舒举人有个女儿,小时候许配给了官员德公的二儿子。舒小姐出嫁的时候,带了两个陪嫁丫环,一个是梨花,另一个名叫春棠,也是丫环里边长得特别漂亮的。其中,舒小姐更加偏爱的是梨花,因为她善于察言观色,很会讨小姐的欢心。德公的二儿子也垂涎于梨花的美色,对待她特别宽厚。二公子好几次都想找机会,把梨花收为通房丫头,但她的防范特别严密,任凭公子怎么挑逗和调戏,梨花都不理不睬。
德公被朝廷任命为广东西部一个地方的知府,就带着家人前去上任,先要走很长一段水路。德公家雇了四艘船,德公和夫人乘坐一艘,德公聘请的师爷尚先生乘一艘,男性仆人们乘一艘,二公子夫妇和梨花、春棠这两个丫环乘一艘。有天晚上抵达苏州,四艘船一字儿排开停在码头上。夏夜的月色很好,明亮得就像大白天似的。尚师爷是个胖子,很怕热,翻来覆去睡不着。半夜,他忽然听到一艘船有开窗的声音,觉得有可能是小偷摸过来了,就决定爬起来看一看。他悄悄起身,透过船窗向外瞧去,发现怪事了!
尚师爷看到一个女子来到船舷边上,居然站着向河里小便!他大吃一惊,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仔细地看了又看,那女子竟然就是梨花。这是怎么回事呢,尚师爷心里怀着一个老大的疑团,感到很纳闷。他几年前就在舒家见过梨花,没想到自己无意间会发现这一幕。
第二天,尚师爷吃过早饭,就在船舱里打坐。德公家有个姓张的老仆人,蹲在船头自言自语:“我老张活了六十岁,还真是见过不少稀奇事儿!”尚师爷觉得奇怪,就问老张是咋回事。老张说:“就拿老爷家的事来说吧,丫环梨花长得很漂亮,但声音总有点怪怪的,有点像男的。”尚师爷说:“老张啊,我知道你是一个老实人。我也看到了一件怪事,咱们来合计合计。”老张点点头,尚师爷看周围没人在,就低声告诉了老张昨晚无意间发现的事儿。老张大吃一惊,说:“我怀疑梨花好久了,师爷怎么不把这事告诉老爷?”尚师爷说:“我认为应该先告诉二公子。”老张说:“师爷说得对!我今天就找机会对二公子说。”
当天傍晚停船之后,老张说有重要事情要向二公子报告,其他人请回避一下。老张说:“二少爷知道家里有妖怪吗?”二公子笑道:“老张你不要开玩笑,咋回事啊?”老张说:“妖怪就在二少爷的船上呢。”于是,老张就把师爷的发现和自己的疑问,轻声告诉了二公子。公子非常震惊,就进入船舱悄悄问老婆,到底是咋回事。舒小姐也瞠目结舌,觉得不可思议。过了一会儿,她才叹了一口气,说:“怪不得梨花一直守身如玉,都十八九岁了,还没来过大姨妈。现在就像师爷所发现的,梨花应该是个男的!”二公子把梨花叫到跟前来询问,梨花害羞地低下头,就是不说话。二公子把门关上,要来个实地查验,梨花极力挣扎和抗拒。但公子眼疾手快,突然伸手一摸,梨花果然是个男子!
二公子勃然大怒,马上把梨花绑起来,押到德老爷面前跪下,准备好好审问。德老爷也感到非常吃惊,马上叫仆人把鞭子和棍子都拿出来,命令梨花如实招来,否则大刑伺候。梨花吓得直哆嗦,马上向老爷磕头求饶,哭泣着吐露了真相:原来他十岁那年,家里饥寒交迫,父母只好卖掉这个儿子,但当时小丫头的价格是小厮的十倍。父母见儿子长得清秀,就让他冒充小丫头,卖给了舒举人。这么多年下来,他只好以女子的身份和形象,老老实实地做一个丫环。他说自己并没有做过任何坏事,恳求老爷饶命,来生来世都感激老爷的大恩大德。
德老爷是个仁厚的长者,听了梨花的哭诉,觉得他很可怜。他找人再对梨花做了一次认真的检查,发现他的确还是个童男。因此,德老爷就饶恕了梨花,命令他赶紧剔成男子的发型,从此穿男子的衣装。老爷还给他改了个名字,叫做珠还,意思是恢复了本来面目。知道这事的人都很感叹,也赞扬德老爷是个好人。
德老爷到广东上任之后,各种应酬很多,不断有人登门拜访,也有各种请柬、信件、文书等往来。德老爷见原来的门房年纪大了,不能胜任差事,就决定选一个年轻能干的仆人,处理这些杂事儿。德老爷觉得珠还聪明伶俐,就派他做了门房。果然,他做丫环时善于揣摩人心思的功夫,这就派上了用场,门房的工作干得很称职。德老爷非常满意,把他当做心腹仆人。德老爷见老张年纪大了,又没个后人,就让珠还做老张的干儿子。老张真是开心极了。德老爷又觉得,珠还做丫环的时候,和春棠的关系非常好,干脆就把春棠嫁给他得了。
两人成婚的那个晚上,还有人在嘀咕:“梨花会不会做那事哟?”二公子是个好奇心特别强的人,决定躲在暗中,一定要瞧个究竟。他悄悄藏在二人洞房的窗外,将窗纸点开一个小洞,偷眼一瞅:呵,梨花完全就是个正常男人嘛!二公子出来对大家一说,众人都哈哈大笑。有位老夫子诗兴大发,还做了一首歪诗,其中引用了一句古诗:“一树梨花压海棠”!后来,夫妻俩连生了几个孩子,有儿子,也有女儿。
出处:清代·和邦额《夜谭随录》卷一“梨花”
(2021.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