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
1.攻城、攻书,都很容易。攻心最难。
王阳明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是之也。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心”更像是测不准的微观世界的粒子,宏观世界的规律对其不起作用。
2.按照浦东发布的数据,1990年1月1号这一天上海新出生了3854人,2000年1月1号出生了1563人,2010年是421人,到2020年225人。2019年全国新出生人口1465万,出生率为10.48%,是1949年以来出生率最低,预期2020年也会继续走低。不少专家已经指出,中国是人口少子老龄化最快的大国。
3.认知水平和知识水平其实也不一样。知识是看书学习就能得到的,而认知是你所处的环境、认识的人以及亲身经历的事情教给你的。
4.教育这个东西为什么搞不成批量化的流水线生产,就是因为你要获得真实的成长的话,就必须遵循勤于问问题的习惯,提出问题本来就很困难,回答问题也没有那么容易。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强度足够大的话,你想想看老师的工作量有多大,他能够应付得了几个学生,这就是为什么一对一效果比较好的原因之一。
提问的力量能有多大呢?你可以试试看先让家里人放手无界限的给你提一些尖锐问题,再让周围的朋友圈儿给你提一下他们认为你存在哪些尖锐的问题,看你能不能够接得住,估计几轮下来你就崩溃吐了,然后你不但认为他们的问题都超纲了还会认为人心隔肚皮。
5.把人和事分开是很难的,但一旦能跳出事看人和跳出人看事,真的会有完全不同的结论。就像三体描述的那种状态:在四维碎片里看三维,能看到更多的细节,但又不会陷入细节。
6.我对小朋友教育的期待是:他早一点知道自己的人生使命,有目标感。他能在学校期间就知道自己必须成为一个创业者和投资者,而不是打工人。他选择一份工作是为了积累创业和投资的经验,而非一份工资。他从一开始去掌控自己的人生命运,而不是在人生的大多数时候都把个人命运交与他人。一言以蔽之,努力不成为万千鸡娃之一,而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
7.海尔董事局主席张瑞敏说:
我回忆了三十几年来认识的喜欢找借口的人,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没有强烈的事业心,没有执着的追求,人生没有一个坚定地信念。
遇到压力和困难,他们既不承担,也不想承担;遇到风险和挑战,他们就退缩。
但是不承担,要退缩,还要维护自己的面子和自尊心,他们就必然要找找借口。
因为找借口是最容易办到的事情,这是掩饰自己无知的方法,但是用一种无比懦弱的方法寻找自我安慰,有什么价值呢?
8.人能四处走走,遇见形形色色的人、事、物,总比闷在家里要好。别老是借口夏天热、冬天冷,多到外面看看去。或许会遇上许许多多新的、旧的回忆。 ——岛田洋七
9.在央视《遇见大咖》栏目里,宗庆后表示,做生意是有天赋的,学历高不一定能做好生意,企业家博士很少。大老板都是看准了就干,不会思前想后、考虑太多。
10.郭麒麟18岁生日那天,没有和其他富二代一样收到有钱老爸送的车、房或者其他贵重礼物。反而收到了一封郭德纲写给他的家书:“人生一世,极不容易,登天难,求人更难;黄连苦,无钱更苦;江湖险,人心更险;春冰薄,人情更薄。钱财要珍惜,但不可看得太重,财乃天地至公之物,假于人手罢了,雨打残花风卷流云,轮番更转而已,穷转富,富转穷,哪有百世富家翁。我儿谨记,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就像于谦对他的寄语一样:“出身世家,位立长兄,宠于叔伯,尊于兄弟,逢于盛况,继于德云,天之骄子,好自为之,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11.看完李叔同的传记,曹德旺回头看看自己,虽然生意做得不错,但每天都必须坚持工作16小时,每月出满勤,得到的亦不过是三餐果腹。与世间流传“山寺日高僧未起,算来名利不如闲”的生活比较,僧家的生活更让他觉得惬意无比。因此,曹德旺萌生了效法李叔同,走出家之路的想法。此事惊动了社会与家庭,各方面来劝阻,给他带来了不小压力。
迷茫之中,曹德旺又想起了石竹山抽签。老和尚看着签,告诉他:“曹总,您今生有佛报,却无佛缘。”“就是说,您虽与佛有很深的缘分,但没有出家的缘分。”看着曹德旺有些失落的表情,老和尚安抚说:“曹总,您要注意身体,安心工作,注意劳逸结合。既然您能到这里问,说明您还相仙公,他以前告诉过您,您的晚景会有很好的福报。静下心,好好地把企业办好,别动这个念了。”
曹德旺下了山,采纳了老和尚的意见,从此绝口不提出家的事,安心工作。这次也是曹德旺上石竹山抽的最后一个签。
12.人与人之间是爱的花园。人若懒惰自私,它便会荒芜。你若勤于用爱浇灌,它便会向你呈现爱的芬芳。
13.有位师兄跟我分享过人生经验,太苦的时候,熬得仿佛没有尽头的时候,索性问自己:难道这点儿事儿还能把我弄死么?豁出去了,就不再害怕。
14.我发现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很多中年人除了工作什么也没有,没有自己的事业,没有家庭(形同虚设);而工作本身,虽然看起来绝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这里,但做的也不怎么样,时刻处于飘摇之中。
15.没有人喜欢冲突,越是剧烈的冲突越是如此;我们又知道,越是冲突,越是令我们痛苦的冲突,我们学到的道理确是最多,最深,最管用。这是一条令人头疼的规律,我们面对它的方式,就是“修行”。
————————————————
以上,整理自互联网,侵删,谢谢。(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