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阅读原文片段】
尽管伴侣之间有着深入的了解,仍然会受到强烈的行动者/观察者效应的影响。他们对自己行为的解释,与对观察到的伴侣的类似行为的解释完全两样。人们常常能深切地感受到影响自己行为的外部压力,因而对自己行为的解释容易作出外部归因。但他们注意不到同样的环境也会影响他人,从而在解释他人的行为时,常常归因于他们的内部原因,如意图或性格。这一现象对亲密关系的启发意义在于:它使伴侣们忽略了他们在彼此身上观察到的行为正是自己所引发的。在吵架的时候,如果一方想:“她这样做真令我生气”,另一方可能这样想:“他脾气这么暴躁,真该学学如何控制自己了”。这种偏差相当普遍,几乎人际交往的任何一方对彼此具体的行为表现都有相当程度的共识,但在解释行为的原因时却可能各执一词。更糟糕的是,伴侣双方可能意识不到彼此归因―上的这种差异,每个人都可能认为另一方会像自己一样看问题。如果伴侣有意识地去努力了解对方的观点,行动者/观察者效应就会减少,但很少会完全消失。最保险的策略是在心中这样假定:即使是你最亲密的伴侣也很少能真正理解你所有行为的原因。
【I】请自行完成
换位思考,这个被我们嚼烂的话题却很少被我们用在对待自己最亲近的人身上。当我们面对那些我们的无话不谈的兄弟闺蜜、心有灵犀的伴侣以及知道我们点滴的父母时,我们经常会先入为主地认为这些与自己如此亲密的人肯定能了解你、理解你。所以当有矛盾产生,我们会不假思索地去归责于对方。相比对待外人,我们更会不假思索地会将自己的情绪、主观想法等抛给对方。
这个片段告诉我们这样的认识实际上是错误的。即使是你最亲密的人也很少能真正理解你所有的行为。这是因为:
采取行动的人容易找外部的原因来解释自己的行为。
而旁观行动的人则容易从内部原因,比如其目的、性格,来解释对方的行为。
所以,我们在解释自己的行为或者评判他人的行为时,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分别从内部原因与外部原因这2个角度来着手。
【A1】你自己或者你观察到的其他人身上出现过行动者/观察者效应的情况吗?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情?
2周前和女友去杭州游玩,早上7点半起床后我就一直忙碌着洗漱和收拾行李。可当全部收拾好行李准备出门时惊觉调为震动的手机上有着一堆女友发的微信和4个未接电话。立马打回去时,对方确认我这里正常出发后也就没有多说。
一起上了火车入了座,她却一反常态不发一声。一开口询问,她豆大的眼泪直接夺眶而出。我解释着早上起来后过于忙碌而较晚留意手机了,而且觉得火车时间都已经定下出门前也看了手机。她指责我的不关心,早上让她发消息我却不一早就发,不为其着想。后面虽和好如初,但的确花了大量的时间。
现在结合这个片段来看,我解释的都是外部原因,而她所说的则是内部原因。若能更早的意识到这一点,我可以在自己最初的解释中就将这些内部原因进行一定的解释,并意识到女友所说的其实是因为她是个旁观者而更倾向于从内部寻找原因,从而更容易理解她的指责。这样便能更好更快地缩短吵架。
【A2】当以后发生行动者/观察者效应的事件时,我会如何处理?
当自己在解释一个事情的时候,可以有意识地将原因分为“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这2个方面。
在看待别人对待一个事情的时候,需要考虑到对方的角色定位和其容易侧重的原因,从而更能理解对方为何如此评价看待这个事。
当下次再面对因自己的行为与女友争吵的情况,我需要思考下可能会被读解到的内部原因是什么,然后通过这点来与对方进行沟通。而当她对人不对事地指责我时,我也要意识到她之所以如此表述是因为她是一个观察者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