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前言
马化腾安静害羞,曾经几度想把公司卖掉,但是马化腾处在一个大时代中,互联网时代的开端,这和万科的王石很像,处在时代的潮流中。
马化腾在创业过程中的几个重要节点:
-
在1998-2005的积累阶段:
- 模仿ICQ并进行技术上的微创新:断点续传、截图、群聊等功能
- 注重用户体验、创建社区网络
- 寻求资本支持
- 依靠”移动梦网“成功盈利
- 成功的积累的QQ的用户群
-
在2005-2009的出击阶段:
- 击退MSN,挖MSN中国研发中心的人
- QQ空间战胜51com,人人网和开心网
- 进军网游
- 进军门户网站:qq迷你首页,创新网络广告投放规则
- 染指电子商务和搜索领域:财付通与搜搜
- 马化腾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回避媒体采访,原因是:他并未想好如何定义腾讯。
-
在2010-206的巨头阶段:
- 中国三巨头 由 新浪-搜狐-网易 过度到 BAT
- 3Q大战宣布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
- 张小龙团队的微信构筑起来腾讯出了QQ之外的另一个平台
- 微信公众号开始了无数个人创业者的自媒体时代,商家也在社交环境下垂直深入
- 投资58同城、大众点评等,进行资本市场的博弈
腾讯成功的几点思考:
- 产品极简
- 用户驱动
- 内部赛马、竞争机制、创新机制
- 试错迭代,不断更新
- 生态养成,做全民平台
- 资本整合
- 坚持初心(当然是必须的)
阿 尔 文· 托 夫 勒 的《 第 三次 浪 潮》 和 尼 古 拉 斯· 尼 葛 洛 庞 帝 的《 数 字 化 生 存》有空读一读。
中国的国有资本几乎掌握着一切资源,称不上是现代国家。
第二章 少年
潮汕籍商人在香港东南亚有很大商业实力。
马化腾从小对天文感兴趣、考入深圳大学计算机系、认真学习计算机专业基本知识。
张志东精通数学和算法,马化腾精通做产品,用C写了锁硬盘的计算机病毒、在dos写了GUI程序。
大四时候在深圳黎明电脑网络公司实习,自己写出了一套优秀的股票分析软件,3万块钱(3年薪水)卖给了公司。
1993年毕业后,自己的同学去读研,研究算法,马化腾到深圳润迅通信集团当一名软件工程师(通过展示自己的作品,第二天就被录用了)。他在润迅工作了5年,工作上一直是一名软件工程师。在工作之余,开发了”股霸卡“,实际是单片机应用。偶然之间接触了惠多网,自己花费5万元巨资在家里建了个人网站,可以看出马化腾是敢于投资敢干的一类人。
马化腾被成为”中国第一产品经理“,是有原因的。
1995年,丁磊、马云、张树新(瀛海威时空)、张朝阳(中国在线)、王志东(四通利方)。
1996年,准备与同学张志东合伙开办企业。
同年,丁磊凭借出售开发的邮箱系统,转眼成为百万富翁。
(这票人都是由扎实的技术积累,然后对接市场,获得成功)。
第三章 开局:并不清晰的出发
1999年,一开始要做“无线网络寻呼系统”。几个人合伙,有技术,又另找了销售。同年:
- 张朝阳-搜狐,王志东-新浪, 丁磊-网易-软件销售转变未门户网站。
- 游戏领域:鲍岳桥-联众,朱骏-九城,陈天桥-盛大-50万。
- 电商领域:刘强东-京东,马云-阿里,李国庆-当当网,沈南鹏等-携程
- 搜索领域:李彦宏-百度,周鸿祎-3721
这一代人不需要与政府有过多的寻租博弈、权贵攀附,是全球化、阳光创业的一代。同时也是风险资金和国际市场资本催化的一代。
马化腾选择的寻呼机服务,是被市场淘汰的服务,因此在创业的过程中,几个工程师几乎什么都干过:上门兜售软件、做网站、免费服务-为了赚日后的维护费用。
开始OICQ
腾讯开始OICQ是因为一个招标的偶然。当时市场已经有多款产品出现了:资讯人、网络精灵、飞华。但是那时候还是决定把这个软件做出来、先养起来再说,毕竟当时腾讯是一个软件销售公司。
开发OICQ的过程中几个人合作的结果:项目进度把控(张志东)、服务器端(徐钢武)、客户端(吴宵光)、以及新想法(马化腾)。马化腾是通过论坛、邮件交到这些合作伙伴的。**
软件相比较市场已经有的产品:
- 对手没有看重这块市场
- 腾讯进行了技术微创新,适应中国的上网环境,包括:
- 将好友资料存储在服务器上;
- 缩小软件体积到几百k;
- 能够发送离线消息;
- 能够添加在线的陌生人为好友;
- 可选择的头像。
以上并非是技术突破,而是客户体验。
曾李青作为销售,与深圳电信谈妥了自己与设备。产品上线后,快速迭代开发修复BUG。
第四章 生死:泡沫破灭中的挣扎
OICQ上线运营了以后,付出了极大的金钱与精力进行了维护。
客户增加到100万的时候,腾讯没钱了,马化腾想着卖掉公司。
这个时候接触到了风险投资:IDG与香港盈科。
1999年股市一片向好。
2000年4月-2001年5月,许多公司泡沫破了,股市跳水。
腾讯由于提前受到投资,活了下来,2000年底推出了QQ资讯通和QQ浏览器,向门户和社区转型。
IDG不愿意追加投资,恰巧在此时,MIH投资腾讯6000万美元,马化腾运气太好了。
第五章 梦网:意外的拯救者
与移动梦网的合作拯救了腾讯。(真是运气啊,同样的一件事,在不同时间做,结果完全不一样)2001年6月腾讯扭亏为盈。腾讯此时进行了组织架构调整,并且招聘到了一批非常优秀的年轻人。开总会时候没有施行表决制度,而是依靠“谁主管、谁提出、谁负责”的制度。
QQ部门寻找盈利点的过程:
- 尝试广告,失败了。
- 会员业务由于支付方式的问题,也未成功。
- 面向企业的腾讯通的推广,也未成功。
- QQ号注册收费的方法,引发了舆论风波。马化腾坚持QQ号码注册收费。从而遇到竞争对手UC。
- 随后马化腾取消了收费,这个方案差点让腾讯误入歧途。
- 参考“九城”,发行虚拟货币。但开始的时候并未取得很好的效果。
第六章QQ秀 真实世界里的倒影
马云在西湖组织“西湖论剑”。马化腾介绍了QQ的群聊功能,群聊是从腾讯内部员工的需求而提出的。而后腾讯员工许良提出了QQ秀,马化腾张志东理科同意去做,很快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腾讯实质上创造了一个虚拟世界,这让现实世界里的人能够在虚拟世界中找到自己。在这个过程中:
- 腾讯创造了与工程师文化交融的产品经理制,公司组织结构扁平化。
- 创造了以Q币为流通主体的支付体系。具有等级特色的会员服务体系。
2003年,腾讯获益颇丰,马化腾决定进军门户和网游。为了快速进入市场,游戏部最初选择了代理模式,《凯旋》却因为产品本身的原因失败了。
运气使然,得到www.qq.com的域名,然后3月后,腾讯网挂牌上线了,但是根本就是其他门户网站不合格的复制品。2008年奥运的时候,通过迷你首页将QQ客户端与门户网站无缝结合起来,使门户网站的流量几何量级增长。但是只有流量不带表有价值,腾讯的流量多是年轻人,这一点并不吸引汽车、金融、IT、房产等广告主,并且腾讯没有自己的“媒体态度”,因此,直到现在,门户网站与新浪还是无法相提并论。
第7章 上市夹击中的成人礼
- 马化腾不爱讲客套话
- 逻辑很强
- 不轻易亮出底牌
上市之前腾讯中创业团队与MIH股权各占50%。
2004年的集体上市热潮:
- TOM 总裁:王雷雷,祖父是中国第一任军委电信局局长
- 盛大上市后,陈天桥31岁,称为中国首富
2004年政府还是整顿短信市场,腾讯盈利瞬间缩水。
同时发生各大门户网站都退出自己的即时通讯工具,对QQ进行“围剿”。
- 网易泡泡:对QQ进行差异化的跟进
- 微软设立MSN北京和上海研发中心
- 雅虎(周鸿祎)推虎雅虎通6.0
- 新浪收购郎玛UC
- TOM与Skype进行战略合作,将其引入中国
- 电信推出 Vnet Messenger
- 搜狐推出了 搜Q
同年马化腾结婚、刘炽平(CFO)加入腾讯。
第八章 调整:一站式在线生活
2005-2006年,中国移动终止了与腾讯的大部分合作,为了追求利润,转而自行开发出飞信。腾讯对此无能为力,由此可以体会入信息产业中,“入口”的重要作用。
此后TOM转而进行灰色服务,空中网等内容服务商也相继衰落。
腾讯在2006年推出了超级QQ和手机QQ。接下来几年中,手机QQ浏览器、手机QQ游戏大厅、手机安全管家形成了一个成体系的移动门户。
刘炽平在腾讯股价飘摇的时候,做了一些列工作:
- 做好与投资者的关系
- 完成一些列的收购案
- 提出5年商业计划
而后与马化腾讨论得出——QQ的一站式生活战略。
(注: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
- 成立拍拍网与马云进行了竞争
- 腾讯多元化战略中的一个特征:紧盯市场动态,以最快的方式复制成功者模式,利用QQ用户优势进行后发超越。
- 腾讯模仿而不创新
- 与所有人成为对手
- 垄断用户拒绝开放
2007年曽李青退休,赠画《五马图》,意味深长。马化腾擅长产品、张志东擅长技术、曽李青擅长市场、陈一丹掌管公司后方、许晨烨负责门户网站。完美配合。而后曾李清创办德迅投资。这真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第九章 对抗MSN
由于外资对本地市场的不熟悉,MSN在与腾讯的对抗中失败了,同时中国本土互联网公司取得对外资公司的全面胜利,包括:
- 百度对抗谷歌
- ebay与淘宝
- 亚马逊与当当
- hotmail与网易邮箱
第十章 QQ空间,有别于Facebook的社交模式
- 将qq空间定位为展示自我与他人互动的平台
- 在技术选型上,腾讯一直专注客户端技术,qq空间实质上互联网软件,属于bs架构
- MIT硕士毕业生汤道生负责了QQ空间的技术架构改进,进行了版本的快速迭代。
- 并且引入会员制,QQ空间成功盈利,用户数量足够多的前提下,小额付款能够成为巨额收入
- 绿钻是对itunes购买音乐的模仿,但是由于盗版猖獗,根本无法实施。同时腾讯创造性的提出QQ音乐作为QQ空间的场景音乐,取得了盈利。
- 同时QQ音乐致力于推动音乐正版化
早期中国互联网的本质是:得网吧者得天下
51.com的庞升东全面复制腾讯的QQ空间,从腾讯挖人,借助qq资料宣传51.com,并在网吧内大力度宣传。
从此QQ空间与51.com进行对抗:
- 在技术层面上,QQ空间针对全国不同地点提供不同的优化。
- 双方均在网吧进行宣传。
- 51.com内部出现问题,开放api后上架的游戏良莠不齐,造成用户流失。同时其开发的彩虹QQ外挂,被法院宣判违法,从此一蹶不振。
马化腾与扎克伯格:
- 《Facebook》效应
- facebook没有面面俱到,而是做了平台,开放api后,众多创业者将facebook作为创业平台
- 腾讯与facebook是不同的,腾讯本身就是平台+产品,不需要开放自己的平台。
- 对比扎克伯格,马化腾相对而言更加谨慎
- 模仿facebook的人人网没能找到合适的盈利模式,陷入巨额亏损。
开心网复制了facebook的朋友买卖和抢车位,取得了巨大成功
开心农场在校内网上获得了巨大成功
腾讯引进了开心农场,获得了巨额的流量,为了这个游戏,腾讯增加了4000多台服务器。这给腾讯带来了巨额的收益。
第11章 金矿 游戏之王的诞生
2004年,当时的网游市场份额:
- 盛大-《传奇》
- 丁磊-《大话西游》
- 九城-《魔兽世界》
- 史玉柱-《征途》
腾讯首先从棋牌游戏入手,通过qq账号的绑定、动态显示功能,游戏人数迅速增加。而联众失败的原因在于:没有应对,死守低端的棋牌市场。而后,腾讯用了相同的方式进了市场的争夺:
- 泡泡堂与QQ堂:对于模仿,陈天桥使韩国NEXON公司进行起诉,但是被法院驳回了。
- 推出QQ宠物,主打母爱情结
可以看出腾 讯 式 运 营: 锁 定 一 个“ 真 实 的 诉 求 点”, 在 用 户 体 验 上 力 争 做 到 极 致— 从 庞 大 的 用 户 基 数 中 抓 取 消 费 群— 在 形 成 一 定 数 量 的 基 础 用 户 之 后 推 出 进 阶 式 有 偿 商 业 服 务— 持 续 优 化、 尽 力 延 长 产 品 的 生 命 周 期— 寻 找 新 的 诉 求 点。
- 2007年,腾讯绕开RPG市场,将射击、竞速、赛车、格斗、飞行射击等市场迅速攻占。
- QQ音速
- 穿越火线
- 地下城与勇士
- QQ飞车
- QQ炫舞
- 推出游戏VIP 超级玩家
- 将游戏成就与QQ特权进行绑定
- 2008年成为英雄联盟代理商
- 2011年,CF在线人数超过300万,英雄联盟同时在线人数超过500万
- 2011年,十年间游戏部门从3-4人扩大到2000多开发人员
第十二章 广告:平台的逆袭
腾讯网通过QQ的弹窗引入使流量一跃成为第一。
刘义胜加盟腾讯,力图改变腾讯网低幼化的形象,增加腾讯网的广告收入。刘义胜认为互联网广告应该有别于传统的门户网站的广告投放方式,同时facebook提出了广告的精准投放。此后,腾讯技术部门将qq用户资料进行分类整理,根据用户精确投放广告。提出MIND模式投放广告,如今已经进入MIND5.0时代,2016年8月,腾讯推动成立中国媒体评估委员会,腾讯成为数字媒体营销标准的发起人和重要参与者。
互联网广告的两种模式:
- 门户网站上的banner模式
- 搜索引擎网站主导的“搜索广告”,根据用户搜索的关键词展示对应的广告,开启了广告精准投放的新时代。
- 腾讯广电通提出效果广告,受到了中小广告主的欢迎,2012年,腾讯网的广告收入超过了新浪网
同时,互联网热潮过度到移动端,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内容平台根据用户兴趣将不同的信息分发给不同的用户,推荐算法得到广泛应用。腾讯新闻、天天快报在在移动端取得了初步成功。
13 小马哥的产品哲学
互联网软件开发的特点:迅速做出原型产品,快速迭代。
马化腾是邮件狂人,指导着产品迭代开发的每一个过程。根本原因是对用户需求的洞悉。方法是:
- 自己使用自己的产品,找出每一个需要修改的问题
- 到各个产品论坛去潜水
产品经理要:
- 有技术背景
- 要关注最核心,能够获得用户口碑的点
- 关注高端用户的反馈
在设计上要坚持的:
- 不强迫用户
- 不为1%的用户需求骚扰99%的用户
- 淡淡的美术,点到即止
- 不能刻意迎合低龄化
在产品的总体架构及运营上:
- 交互功能:别让我思考
- 美术呈现:尽可能简单
- 产品设计:让功能存在于无形之中
- 运营要求:不稳定会功亏一篑
- 总体要求:快速、稳定、功能强、体验好
- 发现需求:勤看bbs和blog
2007年成立腾讯研究院,其中一个研究方向就是数据挖掘,并且成立了一个有TT4专家组组成的特种部队,着手解决重大产品问题。
第14章 3Q大战
腾讯三宗罪:
- 一直模仿从不创新
-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 垄断平台拒绝开放
2010年腾讯已是威风八面。
2002年以后,周鸿祎在雅虎、而后到阿里巴巴、而后作为天使投资人、最后去了奇虎总裁。周鸿祎有我行我素的风格。2008年下半年,宣布杀毒软件永久免费,获得了亿级市场。
腾讯开始模仿360,推出QQ电脑管家。
周鸿祎求和不成,马化腾认为这些公司没有价值,也是醉了,似乎是个人恩怨?
周鸿祎开始宣传QQ侵犯用户隐私:
- 利用微博,指责腾讯
- 定义撕逼为:草根创业者对垄断者的反驳。
周鸿祎随后推出QQ保镖,截持QQ用户,腾讯则在装有360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给出页面:卸载360还是卸载QQ。
3Q大战的结果:腾讯赢了官司,输了舆论,周鸿祎知名度暴增,奇虎上市。
平台论开始复活,开放者不在迷信开放的力量,开放者看到了资本在互联网中的重大力量。
第15章 开放 新的挑战与能力
2010年,马化腾参加第九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提出马八条:
- 互联网的新鲜感会消失,产业逐渐成熟。
- 客户端不再重要,有价值的东西在客户端的上游
- 挑战BAT,不能依靠建立一个新的平台
- 互联网正在与传统行业融合,QQ等作为渠道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提供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即产业链的上游才是有价值的。
- 注重体验的经济模式不同于以往的的依托广告的产品经济模式。
- 是否免费不重要,重要的是稀缺性
- 互联网经济将解放人
- 未来是云的世界
2011年春节过后,腾讯组织了十场专家会,聆听不同的声音。主要议题是:
- 公众责任与美誉度
- 行业的开放与垄断
- 创新与山寨的难题
创造需求 这个词很重要。
在商业中,要破坏规则和秩序,而破坏的后果则由自己承担,在一破一立中找到自己的方向。
腾讯在2011年开始逐渐开放自己的平台,引入了大量的第三方合作者,创造额很大的收益。
微博是腾讯在3q大战之后的新的对手。2009年新浪微博上线,模仿twitter。腾讯微博无力对抗新浪微博。
第16章 移动互联时代的站台票
张小龙最初要模仿kik,雷军首先做了出来,叫米聊。
微信1.0没有得到很大反响,那时短信在中国很常用。1.2版本转向图片分享。2014年5月,模仿米聊,能发送语音。相继推出摇一摇和漂流瓶功能。7月推出附近的人的功能。同时米聊在服务器性能败给了腾讯,这属于技术上的失败。
2012年4月 微信突破一个亿用户。推出朋友圈功能,随后推出视频通话功能。4个月后推出公众号功能,开启了”自媒体“的全新舆论宣传时代。同时对于商家而言,公众号具有精准的导流作用。
2014年春节,微信支付功能推出。推出微信红包功能。
2015年6月,微信和wechat的合并用户达到6亿,在越南、印尼、东南亚等国家是排行前三的社交应用软件。
微信红利导致腾讯股价增加5倍。
雷军退出了与微信的竞争。专注模仿乔布斯。
2013年阿里为了对抗腾讯,入股新浪微博和优酷土豆,退出来往app,关闭了从微信跳转到手机淘宝等阿里产品的功能,新浪微博禁止微信公众号的推广行为。
对此,腾讯下架支付宝,关闭了与新浪微博和淘宝的跳转连接。入股搜狗,大众点评和美团,入股京东15%,将拍拍网及拍拍实物电商部门及配送团队整合并入京东体系。入股58同城,成为其第一大股东。这些公司同意与腾讯合作,都是看重了微信的入口功能。
互联网产业从此进入了G2时代,阿里和腾讯。
第17章 年轻:手机qq的自我变革。
QQ的用户已经从pc端转化到了移动端。
微信的分流,导致剩下QQ用户的特点就是,年轻。2016年,qq的策略是:
- 娱乐化社交,开启直播功能,打造出了碎片化视频网红,比如姚洁盈,张逗张花。力图建立娱乐社交的生态系统。
- 场景化通信
- 办公领域,手机与PC,PC与PC,PC与手机之间互传文件。
- 视频音频通话,多人通话
- 在线视频教育,推出腾讯课堂
第18章 互联网+:泛娱乐的环型生态
腾讯开始动漫产业:免费的火影忍者、海贼王。约稿漫画作者,创造漫画平台。着手对外输出国内作品。
50亿元收购盛大文学。
2015年推出微信阅读。
第19章 失控:互联网越来越像想大自然
马化腾与凯文凯利探讨公司组织越来越庞大,遇到的管理问题。
执行互联网+,推出腾讯云。
马化腾描述未来互联网:传统行业运用互联网技术,在云端利用人工智能方式处理大数据。
腾讯入股民营银行前海微众。开始涉足互联网金融,包括:支付和理财。
同时开始承担更多的公益与社会责任。
总结
中国互联网的成功->实用主义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