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时间:2023年8月
阅读方式:微信读书
阅读时长:23个小时(56%)
整体评价:奔着书名就不要看了,想梳理西欧、中亚史的可以尝试,只是它既不细也不全。
精读打卡文集更新:第143篇到158篇
我没读完,但是已经读完一半了,还是写一写,给同样是冲着书名来的书友们避避雷。当然也可能是因为我读书的方法有问题,有什么好方法和不同建议也欢迎大家留言。百书千面嘛,“千人千面、百书百看”,以下仅是个人观点,我希望能听到更多的声音,才能共同成长。
槽点一:书名和章名同内容没啥关系
这本书畅销的时候正是我们提出“一带一路”的时候,所以很多人买的时候都以为以中国视角讲丝绸之路的,实际上这本书提到的涉及到这条贸易之路的内容少之又少,甚至有点生搬硬靠。看每章的目录都是“某某之路”但实际上特别是“战争之路”、“重生之路”、“西欧之路”、“危机之路”等章节在没有提到关于“丝绸之路”的贸易事件,最多是提一句某时的商品价格而已。
槽点二:一锅粥流水账,没有找到逻辑关系
看我的笔记,会分块给出小标题,实际上这都是我自己总结的。每一章都是一贯到底的,没有任何小标题。最让我不适应的,内容里也没有前后的逻辑关系,只是单纯的时间线。
比如某一章,讲13至14世纪的历史,它并不是按照一个国家或几个有关联国家进行描写的。而是先说一个国家,然后又跳到另一个国家,再返回来继续说第一个国家。为了捋清楚某一个国家的发展过程,我就需要反复的翻看、查找前文。对于一个没有小标题区分,只有大量文字的书来说实在是太困难了。
当然这也和我对西方历史不熟悉、对欧洲的地理不了解有关系,王朝变了名字、国家易主了我就更不知道此时描述的国家和前一个是不是同一个地区的事情了。所以当很多国家大混战、很多地区的事件并行的时候,我就很难集中精力进行总结了。
我比较喜欢和习惯的以一条主线,比如《用后即弃》《贫穷的本质》里以奴隶、穷人的生活状况为线索分析教育、医疗、就业带来的影响。或者像《万历十五年》以人物的命运起伏揭示朝代的兴衰起伏。当然我承认时间跨度如此之大、涉及国家如此之多的大部头不可能面面俱到,把形形色色的国家都总结到位。
其实我最大的困惑点是这本书的主旨是什么?但书中先是这个国家和那个国家好了,之后又决裂了,然后又复合了。西面还没讲明白又开始说东边,海上正打的火热又开始说内陆的国王易主。我只能看出“江湖大乱斗”,直接去看世界史编年表不是更好吗?
有没有哪个书友全书读完了,告诉我一下怎么总结梳理的啊,我实在是能力有限看着看着就乱了。
槽点三:史实和传闻交叉,不了解的看不懂、了解的不过瘾
当然也有书友会说,读书就是看个热闹啊,看看故事就好了,也不用太明白。世界史没有主角、没有对错不是更好更客观吗。那我们再来说文字描写方面,讲讲对于史实的引用,我看这本是的目的是为了弥补自己对于欧洲历史、中亚历史的知识空白,所以可以说是一张白纸。
书中对于重大的史实总是讳莫如深,当然这也和我无知有关系,作者认为这些常识不需要浪费笔墨。比如英国的发展依赖于,其他国家经过十年的混战,所以这场战争是什么?因何而起又对后世有什么影响?再比如,提到某一个新兴的国家,不讲国王即位的来龙去脉,只告诉我一个王后和别人的桃色新闻,而且是距某位学者称。亦真亦假,道听途所而已。
给我的整体感觉是,作者把某一个时间段的所有史实都列举出来生怕遗漏,做不到详略得当又想事无巨细。重点笔墨放在传说、故事、八卦上,大事件的来龙去脉却一笔带过。这就让了解这段历史的人觉得很多影响局势的重要节点没有点明,完全冲着学习历史而来的人又觉得全无收获。
写在最后
还是那句话,“百书千面”每个人读书有自己的兴趣点所在,可能本书的受众志不在此。总之就是从这本书里得不到我想要的部分,没有吸引我继续读下去的点。如果也有和我一样抱着学习历史为目的的书友,在这里也算是我给大家排雷了吧。
读书就是为了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治愈心灵。越是长大,我就越不愿意迎合大众而委屈自己,况且这些大众也可能只看过宣传没亲自读过呢?如果有哪位书友读完了、读透了,也请给我讲讲这本书的优点在哪里,知识框架又是什么?
下本书,要读悬疑探案小说,大家是想看故事梗概呢,还是直接看我在不剧透的情况下直接谈感受呢?也欢迎留言。提出建议,谢谢!
感谢看到这里,以上就是我对《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这本书的一些浅见。没有一篇书评可以代替阅读,希望大家阅读原文,分享感受。“千人千面、百书百看”我们下本书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