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次从思维到行为震撼我的课程学习经历!
经过预习、考试、组队、报名、筛选,层层关卡,我进入了易仁永澄老师海比特第三期初阶训练营的学习队伍中。永澄老师的社群管理早已名声在外,但课程内容更让我惊讶、惊喜、后悔。惊讶于这样远高于市面上大多数微课质量的五天课程竟然是免费的,惊喜于课程内容的思维高度和工具的方便实用对我成长帮助之大,后悔我早干什么去了,为啥现在才进入永澄老师的学习团队中。
此次课程已经完结了第三天,痛点之深,内容之深,让我倍感压力。为了实践“积极主动、作品声音”的元规范,我对前三天的课程分别去做个复习和小结。
开营
“海比特”这个名字来自于habit(habit is something that you do often or regularly),这是一个基于“本质导向”而开展的习惯规划类活动,初阶训练营为5天,每天1小时的课程直播+答疑,贯穿其中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规划一个持久的习惯”。
训练营的目的:从习惯管理的源头规避风险
训练营的目标:5天时间体验习惯规划工具,制定高意愿、低风险的习惯及行动计划
永澄老师的介绍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清晰的解剖痛点,激发了我强大的学习成长意愿。
第一课 罗列习惯
我们在“习惯养成”这个问题上都摔过跤,还不止一次。以我为例,想要同时拥有多个好习惯,有时真的是自己的工作生活所需,有时却是受到身边朋友的刺激跟风。从年初开始,我制定了很多计划,执行过程中,有时我不清晰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有时我不知道如何去做才能养成习惯,有时习惯之间的行为甚至会有冲突,带着疑问和挫败经过了几个月后,我有了一些看似规律的行为,却不敢理直气壮的说这就是我的习惯。
我们普遍的痛点是:想要的习惯太多,容易产生内耗。
所以第一次课程的目的是:激活大象的力量,降低内部损耗。
海比特第一法则:看见完美的自己
(在上一篇“好习惯为啥你总是不能坚持”的文中,TMBRT模型中动机即为“大象”)
习惯制定手册模板一
这个表格中分为五个区域,填写内容如下:
我的填写表格为:
学习小结:
1、激发兴趣
永澄老师在课程分享中,没有提及我们都懂道理,而是从习惯本质入手,提出理念和工具,在填写表格中去学习体验,勾起了我对“习惯养成”这个问题强烈的学习欲望。
2、抓手思维
这是一个我第一次接触的名词。在我们罗列的多个习惯之间,往往有着相互间的联系,例如“早起”和“每日阅读”,我们可以先建立早起的习惯,然后利用早起后的时间来进行阅读,这就产生了一个模式:将某一个习惯作为核心,能够支撑目标达成,并且带动其他习惯行为,这就是抓手思维。
3、成长这件事,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在填写表格的过程中,我们对填写的内容总抱着些疑问和犹豫,永澄老师鼓励我们不要顾虑太多,把自己想到的都写出来,他说:成长这件事,完成比完美更重要,每次专注解决一个问题。的确,填写表格时,如果顾虑太多,会无从下笔,但倘若我们先完成表格,把自己脑海里的所有思绪整理出来,再去解决对错、高低、大小、边界等问题,就可以防止完美主义倾向。这里可以借鉴MVP最小可实现+快速迭代的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