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看了那么多书就是没记住,为什么听了那么多课没多久就忘了,于是我们内心就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的记性不好,其实,不是记忆的问题,是学习方法的问题。
给大家推荐一个提高学习力的底层方法——输出。
什么是输出呢?这里提到的输出是指把自己学到的知识,通过某种方式表达出去。输出的方式非常多:
---授课给他人
---开分享会
--组织社群共学
--与他人聊天
--写作文章
······
为什么通过输出,学习能力可以得到提升呢?
输出可以检验自己对知识或技能的掌握程度,进一步促进学习。
当我们听完了一堂课,当时可能觉得自己听懂了,但是让我们转述给别人,有些知识点却不知道如何表达。明明当时感觉听懂了,为何就是讲不清楚呢?
成甲在《好好学习》一书中讲到:“如果我们讲不清楚一个问题,往往是因为有些我们以为知道的知识并不知道。为了给别人讲清楚,我们就会逼着自己主动探索,想明白问题。”
输出可以巩固自己所学的知识。
先来了解一下我们大脑的记忆系统——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
我们通常有这样的体会,刚读的英语单词,如果不反复记忆,很快就会完全遗忘,甚至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竟然读过,背单词的行为就是一种加强工作记忆的行为。
工作记忆是一种瞬时记忆,容量非常小,需要将所学的知识在脑中反复演练才能进入长时记忆。
而长时记忆就像一个大仓库,容量非常大,一旦知识进入大仓库里,它就被永久地保存了。但是大脑运行的带宽有限,为了节省能量,大脑运行时是有选择地提取记忆的,不常用的知识就像扔在仓库最底层的包裹,藏得越深就越不好提取。
所以芭芭拉·奥克利在《学习之道》一书中提醒道:研究表明,当你的大脑首次把一个信息条目存入长期记忆时,最好时常去看看,以保证日后需要时还能找到它。
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新学习的知识想要保存下来就要不断地重复,输出的过程就是不断重复的过程。通过一定量的重复,知识就会进入长时记忆中,刚进入时,我们再时常去回顾一下,等我们想用的时候就能很快地提取出来。
回忆一下学习骑自行车的过程,起初我们通常需要花几天的时间反复练习,一旦学会了,即使很长时间不去骑,再次去骑的时候,也不会感到陌生。掌握了骑车的技艺后,如果经常去骑,就可以将技艺得到巩固和加强。
因此,将学到的知识通过各种方式去输出,知识就会得到巩固。
输出可以发现新问题,以输出倒逼输入。
当我们给别人讲述某个知识时,由于别人对这个知识点有不同的见解或者是新的疑问,就会引发我们新的思考:这类知识是否适用于所有的领域,是否对某些群体来说起不到作用,是否有些论证并不充分等。
为了解决新问题我们就需要去阅读更多的书籍,查阅更多的资料来推动自己继续深入学习,解开新的疑惑。
我记得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老公跟我说他在阅读有关育儿的文章后,跟我分享了“延时满足”这个概念,当时我的儿子只有3个月,他说当儿子有需求时,先不要即刻满足他,让他等一等,可以锻炼他的耐心,培养他的自控力,当时我就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的儿子才3个月,就可以接受“延时满足”的训练吗?不是1岁前的孩子要无条件满足吗?我的疑问也启发了老公去了解婴儿期生理发育的特点。这就是我身边发生的输出倒逼输入的鲜活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