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说实话,这个标题在我的写作文档里已经存了快三个月,一直拖延着没写,正准备在放假前搞定。刚好,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个这样的视频(可能是去年的视频了)。马伊琍凭着在《北上广不相信眼泪》,在国剧盛典获封年度最具影响力演员奖,在颁奖典礼上,她说了这样一句话,“我说夜深人静的时候会想起自己还拥有一份非常喜欢的事业,是很幸福的。我希望在座的所有的人,都和我一样拥有这份幸福,谢谢!“
当然,这段视频的标题是《从马伊琍的一段话里,可以看出文章是不是爱他》(原话不记得了,差不多这个意思吧),很符合网络新闻一贯的标题党做派。
下面网友的评论也是一边倒的,马伊琍好可伶,好心酸,原来文章真的不爱她,云云。而论据则是,一个女人夜深人静的时候想到的不是自己的丈夫,而是自己的事业,说明她的丈夫不在她的身边;或者即使在她身边,和她的心也很远。
我很佩服网友们的丰富的想象力,但我并不想讨论她和文章之间的情感与婚姻问题。我想说的是,马伊琍说的话,可能是真的。
从她自信的神态和上扬的嘴角,证明她是真的热爱这份工作的。
拥有一份这样的事业,她不仅自己感到幸福,也希望别人也能拥有这样的幸福。
马伊琍出道很早,出演了大陆最早的青春偶像剧《真空爱情记录》,那时候满脸的胶原蛋白,笑起来的时候眼睛弯弯的,第一次让我知道了什么叫“媚眼如丝”。
之后通过《还珠格格3》走入大众视线,又凭着《奋斗》一夜爆红。
虽然和文章是夫妻档,虽然文章也成了影帝,但她也是影后。
但没有人会忽视她在演艺上的努力和能力,她永远都是演员马伊琍,而不是演员文章的老婆。
所以,在文章出轨事件以后,大家都理所当然的等着她的态度,因为这段婚姻是否继续的决定权始终是在她的手里。
选择宽容,那是睿智与大度。
选择离婚,那是潇洒与豁达。
若她只是一个没有经济来源的全职主妇,则会面临两难的处境。
不离?那是无奈的选择,离婚了经济来源怎么办?
离婚?一个女人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生活未免太过惨淡。
最后,她用一句举重若轻的“且行且珍惜”结束了外界所有的噪音。
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适原理,已经被无数的事实验证的,无可辩驳的真理。
大到国家,小到家庭,都是如此。
经济状态代表了地位和话语权。
一个人的收入决定了她的生活状态,决定了她走过的路,见过人,经过的事;生活状态决定了一个人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健全的人格是建立在基本的经济独立基础之上的。
不止是女人,所有人都一样。
在美国,孩子年满十八岁,就已经彻底独立。在国内,小孩子对于家庭的经济依赖还会延续至大学后,工作前;甚至有些啃老族在工作后,还会继续向家里伸手。
在福建某些地区,有些人家曾经靠灰色行业起家,女孩家里身价千万,根本不愁吃喝。但这些年轻女孩子也一定要出去先找一个哪怕是收银员、护士、前台之类的工资并不高的工作,有一份能养活自己的工资,才能嫁的出去。
南方有些少数民族也有女孩子在新婚时嘴里含着一口饭带到婆家的习俗。
为的,就是告诉男方,我不图你们家的财产,我自己有钱。至少对于夫家来说,女方是经济独立的,不用依靠男生生活。退一万步来说,就算离婚一个人带着孩子也能生活的很好。即使从我国婚姻法对于离婚案的判决上看来,独立的经济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核指标。独立的经济能力,才能给与孩子更好的生活条件,才有给孩子提供更好教育、成长环境的条件和基础。
为什么一个人会没有独立的经济?
是没有能力吗?自己有手有脚,有多少工作可以去做,满足自己的基本生活总该是不成问题的。
是没有意愿吗?什么样的人才会连经济独立的意愿都没有?
甚至,有些女孩子,明明是有经济独立的能力的,却偏偏愿意用青春韶华来换取一段看似光鲜亮丽不劳而获的生活。如文章也曾参演的电视剧《蜗居》中的海藻,这样的青春赌明天,结局太过惨烈。
经济不独立,便只能将自己的生活状态寄托在他人身上,把自己的人生寄托在他人之上。这样的日子,真的是你想要的生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