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折点一一一创业队
在农村呆了三四年,就算是老知青了,看着那些陆陆续续招工,上学去的知青一个接一个地离开农村,我的心里要说没有波动和想法那是假的。我羡慕他们从此不要再在农村吃苦受累。
我徬徨、焦虑、无奈、痛苦、绝望、对前途渺茫。
看到自己招工、上学无望的情况下,很多知青都为自己的前途和生存作打算。有的知青开始学手艺,学木匠的、学砌匠的、学修理的、学照像的、学缝纫的,或者去城里打零工的,甚至有的就干脆结婚嫁人等等,都不想死心塌地在农村种地挣工分。
我也利用农闲时间,到县城打过短工,那时候打个短工,做点事都要托人找关系才行。我家里也曾劝我是不是也去学门手艺,但我就是一个静不下心来学一门事的货,也就只能随着时间的流逝,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么过日子。因此,也就放任自己不管农忙农闲,只要自己高兴就会外出到各地知青点游荡,交朋友,找乐子,心想反正招工、上学都轮不到我,破罐子破摔吧。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我的转折点来自高桥公社创业队。
七十年代,是全国上下开展农业学大寨的高峰期。高桥公社在这场农业学大寨的运动中也不甘落后,为了跟上形势在七四年初,决定成立公社创业队。人员从各大队生产队抽调实行统一管理。创业队选址在高桥公社傍边靠近公路的一个山坡上,那里是一大片油茶林。公社领导的意图,是将这一大片油茶林,改造成层层梯田,使之成为全公社的样板。
我有幸被大队和生产队派到了公社创业队。公社创业队成立之初,只有三十来个人 ,其中有十来个知识青年(包括我最好的知青朋友保陵兄)。创业队的负责人是来自蚂蝗冲大队的万明和、日星桥大队的龙纪初,这二个人都是大大的好人。公社书记颜学玉、副书记殷德风对公社创业队非常重视,副书记殷德风,更是直接抓创业队的工作,还经常参与创业队的劳动。我这个从来不被大队生产队看好,打入冷宫的老知青,在来到创业队不久就得到了公社的这二位领导的关怀和爱护。我的人生也就从那时起发生了变化。
有一次创业队需要整理一块地,而这块地上有一棵很大、很粗、很重的树蔸需要搬离,没有几个人是搬不动的,开始,有几个人试着搬但都抬不起,这时殷书记来了,他自己动手并招呼人帮忙,我在此时,自告奋勇和殷书记一人一头把这棵重几百斤的树蔸移开了。殷书记事后很赞赏的说:看不出你们知青也有这样能干之人。
通过这件事,一下子就拉近了我与公社领导和创业队领导的之间的距离 ,再通过平日的交流,公社领导观察到我们这些知青,劳动能吃苦耐劳,能和创业队的每一个人打成一片的好青年。公社领导对我们知青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创业队领导有什么事也喜欢和我们知青交换意见,比较谈得来,有什么事情也喜欢叫上我们几个知青,我们和领导们也很快成为了朋友。
创业队成立之初,除了开荒,最紧要的任务就是盖一栋创业队的房子了。公社领导决定在长岭㘭至昭陵的公路边,靠近公社办公大楼的下面划定一块地,作为创业队的建房用地。
我们创业队的队员听说要为我们建房子自然是非常高兴,积极性也很高。创业队几十号人全体动手,很快就清理出一块适合建房的地块。我们将在此地块上建一栋连排6间二层的土筑楼房。
我们很多知青都是第一次参与建房,对建房的过程既兴奋又新奇。刚开始我们知青都被安排挖土、担土,男的力气大一点的安排打拍子(就是将刚刚松开模板的土墙用木头做成拍子拍紧)。规划整理地基,提板筑墙都是由有经验的农民师傅来做,后来由于工期紧,开始由一个农民工匠师傅提板筑墙就显得不够了,于是要增加一个筑墙提模板的人,加快施工进度。创业队领导就安排我试着跟农民师傅学习筑墙,我也是信心满满接手就干。
提板筑墙不但需要有力气,还需要胆大心细,一副模板有一米多长,好几十斤重,而且随着筑土时间长,模板会吸湿沾土而变得越来越重,操控起来真的很累。
我先把模板安稳放在墙体上后,担土的就会把事先砸碎拌好的粘土倒进架好的模板内,然后,我就先用脚把粘土推平,踩踏一遍,再用墙棰一下一下把土筑紧筑实,筑好一层,放一至两根竹片或树干“作筋”起牵联作用,再倒进土,再筑,直到把模板筑满,再拆开模板,衔接上刚刚筑好的土墙,开始筑下一截。
提板筑墙最难的,就是筑到拐角处剩下二三十公分的间隙时,必须把模板竖着立起来,将留下的间隙罩住,当地农民师傅将这一过程叫做“打牛”。它需要操作人脚横着站在刚筑完的土墙上,根基要稳扎,挺直腰背,双手同时用力将模板提起后,用脚用力一拨一气哈成将模板稳稳的准确落在支架上,再倒土用棰筑实。
特别让人紧张是在收垛的最后这段,墙筑了这么高,墙体在增高的过程中会出现左右摇晃,这个时候手提一米多长,几十斤的模板,站在刚刚筑完还不是很紧的墙顶上,如不提高勇气,小心操作真是难以完成任务。
经过全体创业队员的共同努力,我亲手参与和创业队的全体队员一起完成了这栋房子的建造,在这段时间里,我们洒下了辛劳的汗水。现在回忆起这段建房的过程,我为自己感到骄傲和自豪。一直到现在几十年过去了,每次从那里经过我都会停下来看上一眼,心中泛起阵阵感概………。
房子盖好后,我们都住进了新房子,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因为这是我们自己辛辛苦苦亲手建成的房子。
全体创业队员都住在一起,每间房里都住着七八个年青的创业队员,那时也没有床铺,都是睡统铺,这么多人睡在一起,也还是蛮热闹的。安定下来后,每天的劳动就是开荒造田,碰到下雨天就不要出工,这个时候,是创业队最好玩的时候。这么多年轻人在一起说说笑笑、打打闹闹、嘻嘻哈哈。特别是农村的年轻人比我们知青都放得开,开玩笑、逗乐子更是没有界限。记得有一次下雨没出工,我们走进女队员房间,正好有二个女青年在那里折东西,我们也不知道她们做什么,她们看见我们来了笑着招呼我们座下来,要我们帮忙做事情,你知道她们要我帮她做什么吗?结果,是要我帮她们用草纸折备用的“月经纸”,还比划着要怎么样的规格,真是笑死人了。农村的女青年就是野一些。
在创业队的这段日子里,心情是舒𣈱的;劳动是有乐趣的;生活是有保障的;队员之间的关系是亲密的;包括创业队的领导都象兄弟姐妹一样相处得非常好。这是我六年多知青生涯中过得最痛快的一年。
高桥公社创业队,对我来说是一块福地,是一块幸运之地。七四年底,在公社颜学玉、殷徳风书记的极力推荐下,我和其他几个知青被不同的单位招工了,正式告别了六年零二十天的知青生涯。
这一天是1974年12月27号。
我特别怀念,曾经在创业队一起劳动,生活过的知青兄弟姐妹们。谨以此文献给你们,祝兄弟姐妹们家庭幸福美满,身体健健康康,开心快乐每一天。
高桥知青:陈大英
于2018年9月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