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的速度=步频X步幅,有了这个强相关的公式,我们就知道怎么来提高成绩了对不对!实际上对初学者来说,这二者必有一个是弱项,甚至更多情况是二者都弱,既没有高步频,也缺少大步幅。
很多跑者在不断提升成绩的道路上奋勇前进,特别是到了一定阶段,一定会遇到抠细节的问题。一个全马5小时的选手,可能是“小步高频”也可能是“大步低频”,但一个3小时的选手,绝对会是“大步高频”或者“小步超高频”,总之,提高步频是跑者到了定阶段的必修课,而提高步频和神经反应有关,和摆臂有关还和呼吸有关。
长跑届有过经典的调研,世界上顶级长跑选手的步频基本上都维持在180~190左右,这给长跑的人很大的启示,或许真的存在“最优步频”这样的说法。观察一场马拉松比赛,也不难发现前几名的步子基本上都踩在同样的点儿上,他们不仅步频一致,步幅也相仿。
跑步的速度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公式算出来,速度=步频X步幅,试想一下,同样采用180的步频,我们和顶级选手差的只是步幅。
高手一步1.8米,成绩就在2小时10分左右;
大众精英一步1.5米,成绩236;
一般跑者一步1米,成绩354;
……
实际上,当你的步频达到180的时候,是很容易进4的。一步1米是非常容易的步幅。
像基普乔格破二的跑步,步频和步幅都略有增大,因为没有具体数字,但可以推算一下:步频190,一步1.86米这样的组合就够了。
速度=步频X步幅,有了这个强相关的公式,我们就知道怎么来提高成绩了对不对!
在这里要特别强调步频的重要性,因为跑步进阶,最安全的提速方法就是从小步高频开始,增加落地的次数,可以减少每次落地的压力,然后逐渐增大步幅,就会越跑越快。初学者直接进阶到大步幅,步子大,冲击大,容易造成受伤,并且一旦步幅加大,很多脚底下的功夫会有更高的要求,那会是比增加步频更为困难的事情。
同样的速度下,高步频更安全
观察小孩子跑步就会发现,他们力量薄弱,都是跑跑颠颠用小步高频的状态来奔跑,重心前倾,落步时间很短又继续向前迈出,步频的增加可减轻膝盖承受的压力,减少膝关节受伤的几率。还是那个公式,速度=步频X步幅,同样速度下,高频意味着小步幅。高频增加落地的次数,在跑的过程中更容易调整并维持稳定的跑步姿态。
初学者提速,增加步频更容易
初跑者提速,与其担心步幅过大容易受伤的问题,倒不如专注在增加步频。步幅因个人身高、腿长、关节灵活性以及核心力量会有很大的差异,亚洲人和非洲人相比,光在腿长上就有先天的劣势,所以,与改变步幅提速相比,增加步频更不挑先天条件,更为直接。当然,增加步频也要守着循序渐进的原则,慢慢增加步频练习,向高手进军。
优化属于你的步频
跑步到了一定阶段就是节奏——心跳的节奏,呼吸的节奏,摆臂的节奏,迈腿的节奏,身体舒服的节奏。到底什么样的节奏适合你自己,不能一概而论,取决于个人自己的身体条件和适应性。高速运转的选手有他的节奏,往往是180甚至更高些的步频,配上很大的步幅。
优秀运动员每分钟180步以上很习惯,初学者或许160的步频就已经很吃力,所以,优化你合理的步频非常重要。对初学者来说,最为限制步频的是呼吸,而高阶跑者,同样也受呼吸限制,过快的步频一定会扰乱呼吸,打乱节拍。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轻易达到步频180的,也就是每分钟跑180步,这需要锻炼,更需要科学的循序渐进。
呼吸和步频的关系,来自于我们身体的发力过程。请记住,人只有在屏气或者呼气的时候才能有效发力。吸气的时候是发力会很别扭。(你可以自己试试做俯卧撑,推起身体的过程是不是都在屏气或者吐气),武术中更有“以气助力”的说法,出拳发力的过程同时吐气增加力道。我们跑动落地支撑的过程,肌肉都要收缩来维持平衡,所以这是应该是个吐气或屏气的状态,有很多人步频提高了,结果呼吸跟不上就是这个发力节奏被打乱的原因。
【如何训练步频】
了解自己的步频
训练步频首先要知道自己的现状,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进行一次低强度跑步,数一下你30秒跑了多少步,然后乘以2得到步频。利用计步器通过一段匀速跑也能准确算出步频。还有就是依靠手机app或GPS手表等直接进行步频显示,更为直观和利便。
专注步子和呼吸
提高步频属于改动作类的训练,通常我们跑步都是以自己喜欢的步频和步幅进行,很随意,往往由自然的肌肉强度决定的。要提高步频就要有意识把注意力集中在步子上,增加双腿交换的频率,而不是整体速度。另一要点就是你的呼吸,几步一呼吸因强度而异,但是高频往往会让你的呼吸更为紧凑,心肺功能锻炼更多,高频的呼吸也是需要锻炼的。一段时间下来,习惯了高频率的奔跑,稍微增加步幅,就能轻松提速。我们到体检中心测肺活量,一般会有两种的是方法,一种是猛吸一口,一次性吐光,另一种是快速呼吸看连续吞吐量曲线。第二种连续吞吐量可以看做是步频受限一个指标,一般来说,上强度的训练都能有效提高呼吸效率,我比较喜欢的方法是跑一个几百米的长坡,快速冲上去,多组重复。
原地快速跳绳也是个不错的步频锻炼方式。
不要忘记训练摆臂
手脚是协同工作的,手臂无论从频率还是摆动幅度都和腿部动作正相关。增加腿部频率离不开摆臂的加快,一旦加快摆臂,步频也会提高。有些人的上肢力量薄弱,跑到一定时候胳膊就耷拉下来,你会明显看到他们的步频跟着变慢,步幅跟着减小,人就慢下来。肘部弯曲成90度,在较高的位置摆臂,就会带动肩胛骨运动,并传导至骨盆,从而带动迈腿。步频快的时候摆臂位置比较高,步频慢的时候摆臂位置则比较低。
和高频跑友一块儿跑
频率是比较难练习的,在空地忽然就要改变自己的奔跑方式任谁都很难实施,好在我们有朋友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这一改变。
找个高步频的朋友一起训练,争取按照他的跑步节奏去踩点。这里就说道马拉松兔子的问题,3个半小时以内的兔子其实很好跟,因为步频步幅都比较稳定。5小时后的兔子,有的是大步低频,有的是小步高频,也往往跟着比较费劲缺乏节奏感。好的私兔,是能够速度一致还步频一致的。
选首适合你自己步频的歌曲
还有一种方式训练步频,就是找一个节奏够快的歌曲来听,有的歌曲适合步频180,有的适合160,有的120,跟着音乐的节奏去跑,也是一种锻炼方式。当然不能像京剧一样快打锣慢走点,跟上节奏才能锻炼。
大概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步子小、频率低的阶段,要速度,有足够的步频是第一步,其后增加步幅,就能又快又远了。我现在按照5分/公里的速度跑,步频也是180左右,步幅1.12米左右,和高手差的就是每步子弹出去的距离。一步差60厘米,42公里就是一个多小时的差距了。
顶尖跑者总是维持着一贯的高步频,
这是训练的先决条件;
顶尖跑者总是维持着一贯的大步幅,
这是强化的作用。
找到你合理的步频,训练一段时间,
再试着增加一点步频,再增加……
已到达高频的你,
试着增加步幅,再增大……
高手就这样诞生了。
你的步频步幅是什么阶段?
黑跑黑话
“提步频,增步幅,可以出山矣。”
步频训练是个比较细致的事儿,却是跑步高手的基础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