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故事还是李安的人文内核,就像王家卫拍《东邪西毒》,只是套用了金庸笔下的角色身份,骨子里还是墨镜王镜头下都市男女的人情冷暖。不管是否技术革新了,李安还是那个李安,他依旧见微知著地来讲着人性,讲着个人的选择、成长。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重点也根本不在战争片,更多的还是面临选择、个人成长的故事。比利的姐姐因为车祸毁容(后基本治愈),男朋友在医院提出分手,比利为姐姐复仇,砸了负心男友的豪车,为了不被起诉,比利只能应征入伍,参与到了伊拉克战争,成了一个19岁的美国技术兵。在军营他认识了新的家人,B班的军人兄弟,其中有自己的精神导师蘑菇。在一场遭遇战中,B班班长蘑菇遭到劫持,为了营救班长,比利不惜铤而走险去救班长,救人过程被偶然拍下后,比利因此名声大噪,成了家喻户晓的民众英雄,然而鲜有人理解比利和战友所遭遇的一切,比利最直观感受到的,是他人生中最糟糕的一天被人赞扬,那天他的兄弟离他而去,他和敌人近距离肉搏险些被杀,在伊拉克的大兵们被当地人仇视,他怀疑着这场战争无意义的时候,最最讽刺的,偏偏是因为这样的一天,比利成了英雄。
为了安葬班长,B班得以短暂回国,并受邀参加了一场德州的橄榄球赛。比利的姐姐对弟弟感到内疚,想让他回归普通人生活。影片就此以比利的视角展开,随着球场庆典的开幕,比利的内心愈发沉重和不安,周围的经纪人、球迷、大老板、普通民众对这场战争有着不同的理解,左右着比利内心天平的两端,也左右着比利的选择,一边是有着血缘关系的姐姐,一边是没有血缘兄弟情深的B班,他如何抉择?离开还是留下。战争并非影片探讨的重点,比利的选择才是。选择不是指选择的答案,而是能否独立权衡下定决心,自己做出抉择,这无关对错,关乎成长和责任。可以说选择困境是比利的成年礼。
通篇来讲,这是个讽刺的故事,比利人生中最糟糕的一天被人赞赏,如果由昆汀、冯小刚、姜文来拍,臆想一定是黑色幽默、光怪陆离表象下讽刺人性的尖锐片子。但李安导演,依旧是相对平静、克制地叙述,没有高潮迭起的剧情,但随着情节的推动你总能被细微的情感打动。
李安温文尔雅,深谙中国中庸之道,少有的口碑一直极佳的华人导演。但别看李安温文尔雅,他在片场绝对是个“暴君”,对拍电影发自内心的热忱,才让李安一直为观众喜爱。之所以分析李安性格,是因为电影作品免不了有导演的个人性格参杂其中,毕竟艺术家的作品说到底是创作人对这个世界的表达。李安的电影也映射着李安的性格,影片表面平静、情感克制、没有煽情桥段,但随着剧情铺陈、内里情感涌动,能见微知著,表达深刻的命题。
除了中规中矩的李安式故事,《比利林恩》最大的噱头点要属120帧/4K/3D,单单这一点已经让无数影迷朋友们高潮。顶配版全球只有5个城市的5个影院能看,博主地标北京,只有博纳(悠唐店)能看顶配版,买票堪比春运抢票,至今仍未抢到120帧的票,目前看的是60帧/3D版本,也来聊聊观感。
首先是改观了对3D电影的看法,以往看3D电影,眼睛肿胀感觉要瞎,看了比利林恩,才感概3D只是背锅侠,电影帧数提高后,3D电影也能像德芙巧克力,如丝滑般顺滑。这里涉及历史惯性问题,2D电影一般都是采用24帧,但发展至3D电影,为何还是采用24帧?从2D到3D,多了纵深的维度,还是采用24帧,这使得观众在观看电影中运动着的物体、或者场景时,肉眼已经能感觉到画面的跳跃、不连贯。
3D电影还是采用24帧,在我看来是默认行规下的偷工减料。但李安的120帧是不是未来发展方向还有待商榷。个人还没抢到120帧的票,目前看的是60帧/3D版本,已经能感觉到3D电影的画质清晰度、连贯度明显提升,甚至看运动画面,眼睛基本上也没疲累感。至于120帧版本会不会像多数影评人诟病的,太真实反倒显得不真实?还没看120帧版本,先存疑。说下看60帧版本的体验,影片中有一段士兵点名环节,每个士兵给了脸部特写,面部的纹理都能分辨,这本该显得更加真实,然而这里反而让我跳戏,士兵逼真的面部特写让我恍若看现实中的人,但摄影的景深效果(为了突出特写的士兵,后排的士兵是模糊的),又有违我正常的现实体验,这种错乱显得奇怪,我不太能沉浸其中。伴随3D电影的技术革新,恐怕电影语言同样需要改写,当然这不会是一部电影能解决的事,李安也说了,他权当抛砖引玉。不仅是电影语言,观众新的观影体验亦需要培养。
但不管怎么说,李安的这一次技术试验,都是会被载入电影史的尝试,至于是否成为电影史的转折点,我们犹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