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服圈子里,“春下”走清新路线,样式简单,适合日常穿着。棉麻质地加上温润的配色,让他家的汉服看起来软软的。
那种像是用丝绵沾了春色、慢慢晕开化开的柔美,出自一个汉子设计师的手。这位八九年出生的年轻设计师不善言辞,问得急了,就一连迭声:“没有为什么,就是喜欢。喜欢嘛,没办法的。”
小郎从高中开始接触汉服,但他大学学的是工业设计,毕业后的工作是产品外观设计师,跟“服装”半点关系也没有。直到前年元旦后,才跟了家里的姐姐学习打版、裁剪。那年初夏,小郎在临安以“春下”为名,开始做汉服。
起初我猜测“春下”带点“绿净春深好染衣”的意趣,小郎听着觉得很莫名其妙:“我词穷,没什么深意的。叫‘春夏’总太土了,所以改了‘下’。”
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的升温,人们对中国古代服饰的兴趣日益浓厚。他们有的抱着重现服章之美的愿望,自己动手做汉服、穿汉服。与那些制式严谨、做工华丽的汉服不同,小郎对形制没有深入研究,他做汉服以穿着简便、日常适用为主:从网上搜集汉服图鉴,借鉴传统的样式特点,例如右衽、系带或对襟直领,再加一点设计元素,让它更适合现代人穿着。
比如在配色上,选用清淡优雅的颜色,或者在面料上,用自然舒服的棉麻、苎麻、亚麻。这些布料都是他去选的。在春下的工坊里,只有三四个做缝纫熨烫的阿姨,其他的事情都要自己去完成。一旦要出新款了,就忙得昏天黑地。
虽然是汉服,小郎并没有“衣以载道”的宏愿,他把自己的衣服称为像时装的汉服,它是鲜活的,是年轻人可以在家里、出去郊游时穿着玩儿的,算不上真正意义的“复兴”。
最近小郎在准备新一季的汉服,看他发来的图片,就会遥想几百年前的乐游原,莺飞草长,白衣青衫,噫,正好春日游。
撰文:李清河
图片提供:春下汉服工房
2014-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