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小雪,一直零下温度,担心路况跟着人家单位班车上班。
昨天莫名其妙地感受到恐惧,那种不能确定的感觉一阵阵袭来,体验这种情绪,实际上无非就是安全感的缺乏、源自不自信、自我价值低等,再追溯到父母的养育、 成长的环境、基因遗传等等,而自己已经年过半百,再分析一下又如何。
现在的安全感要从“事”中找,去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保持心平气和,内心平静,当自己内心有力量时,安全感自然而然就会到来。
“如果一个人对我的世界态度比我希望他对我的态度要差,我就会认为自己受到了他的伤害。我们如果感觉受到了伤害,那并不是别人伤害了我们,而是自己的愿望和期待伤害了自己”——曾奇峰这样说。所以是自己的愿望和期待让自己受伤,对他人有过高的估计。
过高的估计也与自己的个性有关,乐观外向性格的人对事情的估计会过高,我接纳自己的性格,也要接纳性格带来的副产品。
上午看到朋友圈里的成长团队招募,也想起姐妹们的期待,她们都期待我在寒假里再组织一次成长,由于女儿在天津,估计春节回不了家,感觉有很多空余时间,这次计划做人际关系系列。
在人际关系中,我们往往会认为自己很受伤,譬如我总认为母亲的懦弱导致自己自卑、父亲暴躁的性格让自己木纳,在分析自己的时候,总认为自己是家庭的受害者,其实这算不算一种受害者思维呢?
在自己的自动思维里,为自己的缺点找到归因,在我的信念系统里,似乎就是如果不是这样,我就会怎样怎样,事情真的是这样的吗?
其实导致我今天这种状态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自己缺乏吃苦、坚持、自律的能力(当然,这里并不是说自己不好,从农村最穷的家庭跳出来,一路走到现在,在同龄的伙伴里还是比较好的)。
在初中阶段,童鞋们都说我聪明,那时我的外号就是“小黄蓉”,为了保持这个聪明的名号,我上课认真听讲,但课后并没扎扎实实去复习,而是和调皮捣蛋的同学一起疯玩,以显得我聪明。这种课后不复习的习惯导致自己学过的东西一点儿也不扎实,总飘在上面,没有锻炼出自己深入思考和逻辑思维能力。而且当时的自己很自负,以为自己可以凭一己之力走出一片天地。想想自小自己浑身上下就长满了刺,能有“豆柵”这个外号,说明自小性格就硬,当然个子也比较矮。
这样一想,人际关系从小就是自己的短板,自这次挫折以来才悟出一点,就是性格太直,不会变通。以前的我看不惯表里不一的人,现在看来那并不是表里不一,只是人家会角色转换,所谓的性格直爽、真诚,其实就是低情商的表现,不会转换角色,不善于共情。让与你相处的人感觉舒服,才是真正的真诚,与人为善。用三年学会说话,用一生学会闭嘴,所以说在人际交往中成长,去按时觉察、反思,纠正是我今后的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