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 引言
流程思维是项目管理和运营管理的关键成功因素,但是在组织实践中,却被狭义的被定义为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文件和标准化的步骤来实现一个目标。实际上,通过流程的每一步来达到结果,这个并不需要标准化的记录,每个结果都是通过一个流程来完成的,在一系列的前提条件下,即便你可能认为它们不存在,但流程始终放在那儿。
任何结果都是流程的结果这个概念是有效性管理的基础,不论是管理个人关系、项目和任何工作活动,需要知道希望达到或已经达到的目标是流程的结果,这样,你就会知道在未来做一个项目计划的时候,就会清楚你如何通过定义流程中每一步来达到目标。
而当你回顾一个项目,你要试图弄清楚这个项目是如何成功或失败的时候,你也会去定义和评估所使用的流程,你为什么会这样做,是因为你知道每个结果都是在一系列条件下的过程的结果。
也许你会认为这是显而易见的,有很多不像很正式的流程的例子,如识别可交付成果、日期和成本,但不描述如何交付。这个流程通常由执行者自行决定,并且在执行工作的时候,专注于单个目标,而不是整个流程。
下面是关于流程思维的一些观点,可以让你重新审视你的流程是否正确,让你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始终保持项目往正确的方向前进。
01 85/15规则
质量管理中有一个85/15规则,如果是操作人员犯错,则需要承担15%的责任,而一旦是流程出现问题,而流程的制定者需要承担85%的责任,当然,严重时可能导致工作无法继续进行下去。
流程可能会导致人们感觉到不能自由发挥或者无法展现英雄情结,实际上,通过分析流程来确定问题和成功的原因,并不断的来完善流程,将会让每个人的工作取得不断的成功,而一旦忽略这个过程,那么问题将会不断的复现,而这种情况下,即使是一个优秀的人也会被坏的流程带到一个未知的错误方向。
02 工艺条件
流程的实施在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的,如果由具有不同技能水平或文化规范的人或在不同的温度或天气条件下实施,相同的过程可能具有不同的结果。
这就是为什么一个深思熟虑的项目管理过程将允许应用多个变化作为条件,如项目规模、利益相关者的复杂性和其他因素的变化。这就是为什么做工作的人需要足够的灵活性来适应瞬间的变化。
在流程限制的背景下,复杂情况下尝试应用“一刀切”的方法是失败的方法,迫使人们遵循不适当的流程是失败的秘诀。
03 什么是文档化和标准化流程
大多数流程既没有记录也没有标准化,所谓的流程记录是已经以图形或文本进行明确描述的流程,一个标准化的流程是已经在许多执行者按照同样的步骤来完成同一件事情的方式。
人们可以通过任何方式努力达成共同的结果,例如,一个地区负责销售和服务的一个部门的成员可以按照与另一个部门在另一个地区做同样事情的不同流程来完成他们的工作,两个团队可以使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实现类似的项目成果。
但是流程可以通用,以便每个人以相同的方式使用相同的工具和模板,按照相同的步骤来完成他们的工作。
04 为什么要记录和标准化过程
流程是任何一系列的步骤形成的,可以通过标准化或非标准化的方式记录下来,但是,文件化和标准化的过程是建议完成的,因为它们是实现高质量结果的必要部分,文档化的流程可以被分析、评估和完善,标准化的流程可以被重复使用。
如果你不能定义一个流程来做什么,那么你不会明白你在做什么,如果你都不明白自己在做什么,那么你更有可能会做的更差,导致工作的低效率和无效的输出。
同时,文档不是流程,而是文档描述了流程,它不是流程本身。知道这一点有助于在复杂的流程中的让执行者不能停止思考,去盲目地跟随流程。同时,在某些情况下,流程文件应该遵循统一的书写格式,流程文件应该清楚地说明在编写过程时遵循和不遵循流程所面临的风险。
05 标准化和可重复流程的重要性
标准化流程可以跨多个部门或许多人使用,使培训更加高效,更容易进行控制和改进,并使人们能够在部门或项目之间轻松转移而不会增加额外的学习成本。标准化过程是可重复的,它们可以一遍又一遍地以相同的方式完成。
尽管标准化和可重复性是伟大的,但它们仍然存在风险,前提是这个流程是正确的,很显然,你不想重复一个无效或低效的过程,你需要在执行的过程中去思考流程质量。此外,还必须考虑条件的变化来寻找可替代的新的流程来解决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
06 过程分析和改进
项目管理者如何去定义流程,需要将其分解成小块,通过定义预期得到的结果,建立验收标准并测试流程的执行情况,并在执行时不断的进行改进。
记住,一切的结果都是都是由流程造成的,而流程是在特定条件下的一系列步骤。过程贯穿整个项目或运营,因此专注于步骤和结果,通过建立角色和责任是至关重要的,但是要避免过度的优化,需要注意流程的前后搭接关系,不要使得某一个部门的流程过于完善而影响到整个组织的有效性。
那么停下了不要去责怪执行者,严格评估你的流程,以确保它是正确的或者确定哪儿出了问题,避免一次又一次的重复同样的错误,记住85/15规则,文档化和标准化你的流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