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还是先来万维钢的吧
话题比较和我意:发散思维。
1. 相对于中规中矩的集中思维。发散思维是否真有优越性?如果有,在哪些方面?
两分钟写下砖头的五十种用法。
开头引用了《混乱》中“任意的震动”的概念,偶尔的分心有利于发挥创造力。
然后托出了今天的重点《数学之心: 如何玩转数学和工程》(Mind for members)
先说集中思维:
老老实实做数学题的思维。外部消息进来,立即在大脑中信息分类,定位,然后计算。比如做个乘法。
又比如,你读书看到一个完全陌生,没有任何知识相关的的生词,为了理解,必须一字一句阅读书中解释。
此时,根本没有分心的余地。
几种思维需要专注,在处理抽象问题,或者按规律/套路做事,解码,探寻本质,我们的大脑是单线程的。分心会降低效率。
“专心”可谓大脑的基本功。
但几种思维有很大局限,需要翻三四位
《学习之道》——奥克利
几种思维将解决问题的区域限定在局部,如果恰巧解决方案在那,那么大脑就能很快解决。
专业水平越高的人,越容易发生这种情况。弊端在于,万一不在呢?
不是花去很多时间,而是永远找不到。路子和方向不对,产生了南辕北辙。
这是发散思维就明显必要了。松散的限制,全局思考,看似天马行空,但却是有可能找到正确的区域。
“Einstellung Effect” 定势效应(当局者迷)
正如万维钢的分析,发散思维并不神奇,只是我们的另一种思维模式。
只不过随着我们成长以及专业化加深,这种思维模式会很少用到,也就是生疏。
所以这种情况往往在新手,或者儿童身上明显。
集中思维才是脑力工作者的本钱。只有集中思维才能掌握套路和抽象概念,才能让你的脑子里实现有一个“答案区”。如果没有这个答案区,小球就算走面大脑,也没用。
学习大多是“死去活来”,先用集中模式输入和巩固答案在脑中,以后才能用发散思维。
所以我们应该保持这两种模式合适的分工“输入”以及“检索 ”
王煜全今天介绍了国内外搞无人机的主要公司。
对这方面无感。
吴军:不给选择的好处,展开聊
不给客户选择的好处,引用了三星,苹果,华为限制手机款型,反而得到更好市场反应。
Google搜索引擎理论上有很多自我设置,但实际上非专业人士从来不碰。隐藏后大众更满意。
后面又引用了本田限制车型和配置的例子,回想自己三年前买车,确实也是因为升级包什么的浪费过脑力。
另一个例子是在组织活动上。本来只给出一个选择,大家都不会多想。
如果好心给众人多选,那么做出选择后,都会情不自禁地想, 如果选了另一个会不会更好呢?这种遗憾是无法弥补的。最终造成不满情绪。
究其根本这已经是跨越了选择困难症本质的,一旦做出选择就意味着牺牲。
人的本性是讨厌损失的。
所以,“少就是多”,到一点选择就是多一点对设计的负责。
金句部分:
不给选择的一个直观负面结果是可能永远得不到某些用户。(但根据20% 80%定律,你该做的就是找出那对你真正有效的20%用户! )
对于团队中永远和大多数不一致得人,除非他有无法代替的才干,换人。这对双方都是解脱。
一个设计师如果辛苦迎合每一个顾客,他的顾客不会忠诚!一个管理者如果试图给予员工更多选择,恐怕不会取悦他。
今天开始加载吴晓波
1. 是否应该取消绩效考核
先谈了小米是几年来最值得研究的互联网公司。
在总结瓶颈后,雷军在2016年初提出“开心就好”,目的是大家不把目标当任务。去KPI。
2017年,雷军又重启了KPI色彩,一千亿。
绩效管理到底是否需要?从早前的一片叫好,到近几年的有公司吃亏反思。
在国内,由互联网公司(将绩效主义 )引进,在所有实体经济体中蔓延普及。
在这二十多年里,绩效管理对企业的推动力 超过了“内部管理,商业模式创新,新技术应用,资本经营”。
由于互联网公司天然的“去中心化”以及“颠覆式创新”特点使经典的企业组织模式和架构遭到了摧毁性打击。
个人创新能力替代组织创新能力成为了变革真正的推动力。
在此背景下,绩效变得不重要。甚至成为了个人创新的主要障碍。
而到了今天,又是一个螺旋式升级。
一如Google Facebook都属于强绩效公司。
考察的不再是传统的“利润,产值,产品规模”,而是“用户数量,留存率,活跃度,获客成本,以及客单价”。
所以互联网公司都是绩效公司。用的是以用户为核心的绩效模型而展开的 。
传统制造业公司是以商品为核心的绩效模型而展开的。
绩效目标以及KPI的指向物发生了变化,而不是绩效不存在了。同步地,改变了企业组织架构。
企业内部创新能力的激发,不能以放弃绩效管理为代价。而应该在企业组织上形成目标高度一致,功能耗散协同的自我驱动特种兵机制。(这玄得跟贾跃亭一样了。)
对绩效的重新解读,代表互联网思维与新的工业革命相互融合。
2 中国独角兽(最终还是取消无音效版了)
2016年,中国有71 家估值超过10亿美金,独角兽级别。(2015,有60家)
其中30家是新进的。
71家中规模最大的“蚂蚁金服”,超过500亿的也只有这一家。
100亿到500亿之间有七家:小米,滴滴,陆金所,新美大(美团与大众点评),众安保险,大奖科技,今日头条。
相比2015,2016年的独角兽不在以电子商务为主,而是将重点转移到文化娱乐。
比如“爱奇艺,斗鱼,乐视体育,秒拍,等等”。
2016的风投热点就在“视屏,直播,票务,体悟”。
排在文化娱乐后面的是互联网金融,有十二家(17%)。但这类公司的总估值可以达到全部独角兽估值的三分之一。
毕竟金融吸金能力极强。同时金融也是受到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最大冲击的行业。
下来就是电子商务。
中国的独角兽俱乐部和欧美的有很大区别。
三个特别的基础:1.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冲击,2.中产阶级崛起所带来的消费升级,3.庞大的人口红利。
另外,16年的独角兽里60%的公司与BAT有直接间接的股权关系。其估值总和占总估值的83%。
top 10中就有9家是和BAT有关的。 top 20 则为 80%有关。
好方面是资本的聚合和流量的聚合能力强,不好的事初创企业仍然遭到三座大山的压迫。
3. 经济学人2030中国消费市场白皮书(材料分享)
中国将成为中产阶级国家。消费总量超过欧盟。可持续增长是大概率事件。
中产阶级划分:一年自由支配6.7万到20万人民币的。之上的算高收入阶层。
2016年有1亿左右,2030年约有2.7亿。
而高收入阶层,会从500万(2016)增加到2.34亿(2030)
增长特点:a 其中60%中高收入人群会集中在前20大城市中。同时预测内陆省会城市(比如重庆会增加9倍)增长最快。因为有廉价的劳动力以及土地优势,吸引沿海工业转移,带动收入就业财富的增长。所以可能接下来就不用去沿和北上广深了。b 消费模式。住宅消费仍是重要领域。通过房产投资来避险货币泡沫。c 金融服务。随着投资会越来越大,当下仍然不高的金融衍生品,黄金,债券,外汇会持续升高。这是个可预期的。
4 思想食堂
吴晓波虽然一直知道中产阶级以及成功人士对付费内容的渴求。但是这思想食堂开课的形式还是太保守了。他要是继续这么讲学,真的就和李阳疯狂英语一样,永远是一个人单打独斗。再不和得到看齐,继续蜗居在喜马拉雅下面真是太可惜了。
5 2017 四个重大资金流向预测(材料分享)
a 从债券转到股权 b 从股市波动从美国进入到欧洲的波动期。因为对政治前进担忧,会减持欧洲资产。 当然也是美国和中国低价收购欧洲高质量企业的机会。并购事件很可能会增加 c 从抛售银行股到抢购银行股。d 从做空英镑到做多英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