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概念股|无线充电会在2017年到来吗?(上)
1.1一个触发点:就是2014年时,intel公司宣布了No wire计划。大约十年前, intel成功地推出带wifi功能的笔记本电脑芯片,现在推的No wire计划,就是希望把充电这根线再去掉,让笔记本电脑真正彻底无线,而且笔记本电脑的无线充电推出后,就会产生对小家电,小电器充电能力的需求。
1.2另一个触发点:预计日系德系美系汽车都会推出带有无线充电能力的电动车,几乎各大的传统汽车厂商都会推出自己的电动车系列,而这些系列推出时都会事先预装了这个无线充电能力。
1.3无线充电两个最大的领域:一个是车,一个是PC计算机。
2.0国际上不同的技术和公司
2.1给很小的可穿戴设备充电时,属于毫瓦级别的充电设备,一般用是射频技术,叫做RF。射频技术里面比较出名的公司:Energous公司, Ossia公司,Drayson公司,都是基于射频技术的。
优势:一点对多,可给多个设备充电。
短板:1.传输电量比较低,基本现在市面上还没有见到上瓦的,手机充电头可看到基本是1瓦、2瓦,甚至4瓦,也就是说手机充电需要这样的瓦数。现在的射频技术勉强支持到2瓦、4瓦,但是能大规模商用还存疑。2.因为手机普遍有金属外壳,很多人认为射频技术是穿透不了金属外壳的,所以射频技术未来可能是可穿戴技术的充电方式,但现在还没看到是否能够大规模的实现商用。
2.2Ubeam公司的超声充电模式——
优势:点对多点,可同时为多个设备充电,超距充电。短板:可充电的能量是非常非常低的,所以基本上只适合于低功耗的可穿戴设备和低功耗的物联网设备。
2.3WPC技术推出的QI——
优势:功耗较高。短板:需要贴近,无法离远,充电瓦数不够,无法以一对多。仍然主要用于可穿戴设备和手机,无法适用笔记本。技术特点:感应式,两个磁线圈需要贴的足够近,通过一个带电磁线圈感应出另一个不带电的磁线圈,产生电流。
2014年8月1号的时候,QI推出来QI1.2版本,自称能够做到4厘米左右的充电距离,不再像以前传统的QI要安全贴近了。这个标准是目前用的最多的,包括宜家曾经推出的家具里面支持无线充电,就是用的QI标准。但不管是哪个版本的QI,都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因为它是感应式的,这样的操作方式还是一对一,而且需要贴得很近。如果你不能透过物体的话,即使4厘米的意义也不是很大。
2.4A4WP标准组织,掌握着未来发展的标准,叫磁共振——技术特点:磁共振可以有一定的距离,当一个线圈充电后会产生一个磁场,而另一个磁线圈产生的磁场共振频率完全一样的话,就会在这个磁场中产生共振。WPC成立于2008年,A4WP是2012年成立的, 2015年的CES上,A4WP正式宣布它和另一个无线充电的标准组织PMA合并。PMA是2012年成立的,合并前已经有70多家的成员。
短板:但磁共振也有难点,要想两个线圈的频率要完全一样,在多个磁线圈供电时,就要一个调频的过程,技术理论上比较容易理解,但是操作起来非常难。如果调频的精度不能达到足够精,会损失效率,频率相差越大,传输能量的效率就会越低。如果频率完全一致,传输能量的效率会非常高。
不过这些年随着磁共振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在它的能量传输效率已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比如,最高可以为公共汽车这样的大型交通工具来供电,做到21千瓦。
3.1在众多的无线充电技术里,我们投资了Witricity公司。
因为它掌握了无线充电领域,尤其是磁共振领域大多数的专利,而且它在明年将会出现的两个热点领域里面都有深入的布局。
一方面,戴尔笔记本电脑与它合作,它会专门为戴尔笔记本电脑生产支持无线充电的电源管理芯片,电源管理芯片的第二代在2017年的二季度会大规模交付,当它把芯片装进去,就会像当初有wifi芯片一样,一个电脑就可以实现无线充电。
另一方面,全球的绝大多数大型车厂,它们要推出电动车用的无线充电解决方案其实也是用的Witricity,包括宝马在内都是用的Witricity,更别说其他的日系车,德系车,美系车,基本上都是Witricity方案。
不过我们讲积木式创新时说过一定的弱点,和大公司相比,像Witricity这样的小公司的公关能力、市场宣传能力、造势能力,都会相对会弱一些。
但随着明年无线充电概念股在全球热起来的时候,正是Witricity的价值增长最快的一年,因为大家会突然意识到无线充电背后的核心其实是这家公司。
4.1目前,整个无线充电产生了WPC和A4WP两大阵营,所以会有一堆大公司支持,也保证了整个无线充电产业链是健全的,相关的技术标准都比较好,所以未来它的市场也会比较扎实。
5.1我国科技的实用化、产业化实力在国际上还比较落后,所以我们很多科技概念都有赖于国际上一些新概念的推出,我们是跟随着国际概念跑的。
中国产业科技升级的策略:如果你熟悉国外的科技概念,能够在国外的科技概念刚刚兴起时就借用它,就能够在中国资本市场上获得足够好的回报。然后再拿这些回报反投资于美国刚刚兴起的科技概念,实际上等于对先进科技做了早期战略布局。这对中国产业的科技升级是非常棒的策略。
现在看起来,无线充电在国外的早期热度已经过去,如今已经进入到实质性阶段,因此中国更需要在美国无线充电收入利润产生实质性收益时,尽快把无线充电概念做热,才能够加入到国外无线充电阵营当中。
6.1中国先行企业
硕贝德(总市值80.3亿):
2008年进入无线充电产业并成立无线充电产品事业本部,是最早加入无线充电联盟(WPC)的会员之一。
这个公司现在注册了一些发明专利,是磁共振式的无线充电。但据我们所知,中国在基础专利上获取专利的可能性不大,如果要利用A4WP标准的磁共振技术生产无线充电产品的话,还是需要交专利费。
虽然它现在的产品还是基于QI的,但明显在专利和磁共振上已有所布局了,这是中国企业非常好的一块。
接下来,中国企业不仅要在专利上给自己布局,也要借助国外先进专利迅速推出新产品,我们对此拭目以待。
6.2中兴通讯(总市值614亿):
中兴通讯是硕贝德在中国的合作伙伴,也是中国非常棒的一家无线通讯公司。下属有一个中兴汽车,专门研发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能源——车用充电系统,也和清华的汽车系教授有很多的合作。
他们一直声称是用感应式系统来给车充电。但据我们了解,从科技的角度上讲,如果是给大型的电车充电,那车底下的感应线圈会形成类似微波炉一样的磁场,辐射非常强,整个车上面基本是不能待人了,这是感应的一个弱点。所以我们认为中兴通讯如果能实现它所声称的技术指标,应该是磁共振式的充电方式。
中兴通讯目前在中国就是比较前瞻性的布局了整个无线充电的系统,包括网络设计、建设、运维、无线充电的综合网络等。从技术上讲,它还是能够和世界最先进的科技合作的。
6.3立讯精密(总市值376亿):
曾经因为苹果声称iPhone7会有无线充电而受益,因为之前就是无线充电线圈的产品提供商,一直给苹果供货,所以很多人认为如果无线充电热起来,那它的线圈是不是也会赚钱。但是实际上无线充电线圈的供货是给苹果现有的可穿戴设备来供货的,例如iWatch。
立讯精密现在看起来,虽然有给苹果供货的优势和有这么高的市值,但是总的来说,在科研上面的实力还有待增强,这家公司目前拥有三项发明申请了专利,但都是外观设计,它更多的还是在用它的制造能力为苹果来服务,而不是它的科研水平。
6.4顺络电子(总市值也有127亿):
主要生产片式电感器,压敏电阻器等这类电子元器件。同时它也在为无线充电提供相关的产品,尤其是用于可穿戴,所以它的无线充电线圈也已经实现了量产,可用于车载装备的无线充电。
车载也是我们觉得非常好的领域,尤其是基于A4WP,磁共振方式的无线充电,除了可以用于为车来充电,也可以把整个车当电池,为车里的东西提供充电。
比如说你把手机搁在车座旁边的置物盒里,就可以为你的手机充电,这是一个特别好的解决方案。
7.1整体来看,中国的相关厂商中无线充电商家还比较少,除了中兴通讯在全面布局以外,其他的企业还是在为全球无线充电相关的原材料或者零部件作供应商。
但是从市值上讲,这些企业都已经做得很大了,所以这恰恰是我们给大家介绍无线充电科技概念股的意义:
借助你的概念优势,借助中国资本市场的优势,到国外和全球的前沿科技做结合,用战略投资,战略合作,甚至并购的方式巩固自己的地位,提升自己的科技实力,使得我们未来在科技发展当中能够越来越强。这是我们希望看到中国企业走的路。
2018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