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全国名师“新教材,新教法”教学观摩活动
语文教学又迎来了新气象!新课标,语文核心素养,统编版,这些关键词背后内涵颇丰,深思品味,有一种返璞归真的淳厚扎实,又有细心雕琢的独特艺术,至真至简,至深至远。
第二天上午的三节课,我觉得还是很扎实的,无论教学还是评课,对语文的学科的认知和评价是正确的。
新教材,新教法,不再以人文为主题,不再以理解内容为目标,而是依据课标要求,阅读和表达并重,重视实践与应用,注重方法点拨,从思想内容的重心转移到语言建构与应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简言之,积累,训练,品味,对于获取知识的能力也愈加凸显。在具体的教法上,从实际学情出发,巧用教材,设置明确单一的教学目标,制定针对性强的学习策略和方法,以学定教。
比如陈静老师的《新编西游82难》。
第一个环节,通过谈话,了解四个主人公的人物特征,优点和缺陷。总结出续编注意1:人物需延续,性格需一致。
第二环节,了解反派人物特点,它们要么是神仙的坐骑或侍童,要么是犯错下凡,还有红孩儿这样的妖二代等。通过主要妖怪的名字、法术的表格发现了名字最后带“怪”、“精”、“妖”,法术和本领与名字的本源相关。比如黄风怪的法术是会引发强大的黄风,蜘蛛精会吐丝,所以要抓住妖怪的特点来创造人物,思考它来自哪里?会在什么地方?总结出续写注意2:想象需大胆,构思要合理。然后学生写写、聊聊自己妖怪。
第三环节,妖怪成型了,已经蠢蠢欲动要吃唐僧了。通过谈话发现归纳出妖怪出场、唐僧被抓、营救师傅三个情节。接着通过三打白骨精的原著故事,引导学生明白编写故事时“一波三折”的重要性,总结出续编注意3:故事有起伏,情节有变化。
老师还通过视频剪辑几种唐僧被抓的方式,告诉学生西游记之所以好看,是因为不变的结构下变化的表现方式,而这种方式的不同可以从人物性格缺陷,比如唐僧的慈悲为怀,猪八戒的粗心大意,沙和尚的唯命是从等等。
第四环节:点出章回体小说,每一回都有一个名字,通过几个名字,学生发现取名的方法是对偶的两句,地点加事件,或者人物+事件。
当然中间老师多媒体的渲染与运用,也是恰当节制,锦上添花的。
这次习作属于想象类作文,一般学生空有想象却无从下手。从学生遇到的实际困难出发,从原著中提取了写作结构,还归纳出写作注意点,设计了对应的策略、提炼了方法,学生有据可依,步步落实。
再比如,何必钻老师的《白公鹅》,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但老师秉承精读课文教方法,略读课文用方法。一节课,让学生学会了一种读法,比较阅读;学会了一种技能,概括批注;练习了一种写法,正话反说。
杨州老师的《孔明智退司马懿》一课也是很扎实。通过气泡图梳理空城计的信息;根据信息,推论空城计的用意;联系事件,评价空城计的智慧。让学生大脑充分活跃,深度思考,学会了推论。
当然,这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己要有深厚的语文功底、技艺和智慧,才能厚积薄发,运筹帷幄,独辟蹊径,事半功倍。觉得要学习、要练习的还太多。
之前无锡观赏江浙两省的名师,觉得站位很高,也很接地,这次河南的老师同台竞技,豫派名师也在快速成长起来,而且在语文教学上也在慢慢达成共识,那就是语言学用。
感谢!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