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指数:5颗星
推荐理由:
当父母容易,做父母难。最近无意中发现这本书,用了一星期,仔细的读完,让我受益匪浅。由衷慨叹,我感激我的父母,也深爱他们,但我依然希望他们读过这本书,让我们学会如何完整地表述内心的感受。很多时候,基于事实的表达,并不是我们最想诉说的感受。我也很庆幸自己在没有孩子的时候看过这本书,体验孕育和教养孩子会面临的困难,用什么方式解决。很多人会说,养孩子,靠书本不现实。是的,实践中会有很多的变化。经验和感受没有对错之分,阅读是在丰富我们的经验,拓宽我们的知识层面,我相信,这会是新手妈妈比较好的指南。
观点整理:
1、日常互动的细节,才是增进幸福的能力。
2、不要妄下评断,而是要基于事实去了解。
3、每个人都需要一个不会妄下评断的交谈对象。(学会聆听,分享感受,而不是评论。)
4、经验和感受,是没有对错之分。
5、给对方留下回应的空间,才能形成有效的互动。
6、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在倾听,但实际上是在等待空档,以回应对方。我们总是沉浸在如何去回答对方,却没有好好倾听和感受对方所说的话,导致交流和沟通障碍。
7、承认自己所做不到的事,并不用为此而羞愧。
8、时时以感受为主,而不是在描述事实。而是要传递给对方事件背后的感受,这才是我们真实想要表达的话语。
9、我们对他人越开放,对于对方的观察和感受就越敏感。
10、拥有各种情绪都没有问题,都可以陪伴。
11、哭着入睡,是一种痛苦的体验。
12、要和一个不会随意评判你的人聊天。
13、不要主动去做孩子可以自己学会的事情,那会剥夺他的学习力。
14、在不确定他需要不需要帮助时,先不要行动。
15、不要总是问对方需要什么?用心去观察,发现他未说的要求,更感动。
16、让孩子主导,观察和帮助,不要直接伸出援手。协助他解决问题,而不是替他做事。
17、孩子全神贯注时,不应该去打断。
18、孩子爱不需要太多玩具,选择太多反而会苦恼,其实孩子更需要的是家长的陪伴,而不是新奇的玩具。
19、游戏是让孩子主导的时间。
20、讲大道理,打“事实网球”通常都不是好的方法。
21、观察、理解行为背后的原因和感受。
22、“不要大惊小怪”对于孩子存在的任何问题,都不要严重化,先了解行为背后的真正感受和想法。
23、爱+界线,每个人都需要界线,任何一种关系都是如此。
24、不要强迫式威胁,要以合作的关系。
25、学会倾听,不要先给出答案,而是要给对方回答的空间。
26、培养孩子四种能力:灵活应变的能力,抗挫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人着想的能力。
27、培养孩子和自己更得体的方式来表达感受。包容他人的感受。
28、作为家长,真正的目的是陪伴孩子,帮助他成长。
29、学会用语言第一时间描述感受,而不是一个事实。(经常自己是在描述一件事情,希望的却是对方通过这个事实来理解你的感受。其实自己并没有完整的描述出自己的感受,又如何让对方理解呢)
30、无论孩子会不会说话,都要提前告知他的行为流程,让他理解你的行为,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有目的的行动,会让孩子有安全感。
31、不要为犯错而惊慌失措。而是要修补裂痕。
32、承认你会犯错。不要为了那些错误辩解,承认错误并做出必要的改变,以修复裂痕。
33、要用正面话语,关注的应该是这个人,而不是事物。
34、没有人喜欢被界定或被告知他需要怎么做,有其是他认为不需要的时候。
35、以自己的感受为理解,表达完整的句子和意思,而不是强迫别人接受你的观点。
36、不需要假装自己没有任何感受,界定自己的时候用我+陈述句。界定他人会让对方感到愤怒和孤单。
37、每个人都分享自己的感受,不要随意评价和贴标签。(更不要让别人随意给自己的孩子贴标签)
阅读感悟:
作者从做父母前的心理准备到怀孕期的感受再到幼儿直至青少年,作为父母要如何去培养孩子,去理解孩子,去感受和尊重孩子,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形成良好的互动交流,有效的沟通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将孩子视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不是自己的所有物,允许孩子有各种行为和感受的呈现,并通过他们的行为,理解其背后所要表达的感受,培养孩子完整的表述自己的感受,真正的理解自己的感受。孩子都是好孩子,父母如何与自己建立情感链接,关系到孩子健全人格的培养。为人父母,就要承担起教养的责任。作为家长的你,真的了解你的孩子吗?真的知道你的孩子心理在想什么吗?幸福是什么?是培养一个健康快乐的人,一个能够独立完好生存下去的人。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才能让孩子真正的得到成长,成就幸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