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总是苦于没有老师的指导。实际上,我们每天咏念的《心经》,就是我们修行、生活最好的指导,最亲切的指导。我们每天都在咏《心经》却不知道怎么运用它,或者仅仅是对它的内容似是而非地了解一点点,不能与自己的生活、修行结合起来。学心经要理论联系实际来学,用《心经》的思想,用心经的大智慧来指导我们的生活,指导我们的修行。
心经这位老师就在我们身边,这位老师告诉我们的内容也非常简单,只有二百六十个字。能够把这二百六十个字理解透了,在生活中会用,在修行中会用,那就是修学佛法的一条捷径,一条最近的路,最直接的路,一条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路。
先讲经题——————《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着 ,翻译成汉语就是智慧。那么为什么不直接翻成智慧呢?因为“般若”一词含多意,原意比智慧范围更广,所以不翻成智慧,而是保留了原来的梵语的读音。
般若有三种,所谓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
我们在此进行修禅,用的是什么般若呢? 三种般若同时在运用。比如说文字般若,我们坐在这里,念一句佛号,参一个话头。佛号、话头从它的体性来说,是语言文字,因为可以表述出来。能表述出来的,都是语言文字。由文字般若进而起关照般若。观照的境界,严格来讲是表述不出来的。在禅修的过程中,看话头是观照,持佛号还是观照,数呼吸同样是观照,离开了观照,就无法用功夫。所以,观照般若只能在用功的过程中去体会,就比较亲切。
观照相应了,就是证得了实相。实相什么呢?实相是诸法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体性。一切诸法的体性都可以用这“六不”来表述,这“六不”把一切诸法的体性概括无遗,那就是实相。所以,我们在禅修的过程中,如果真正把功夫做到三种般若同时运用,同时相应,就契入了甚深般若。
“波罗蜜多”,可以翻译成彼岸到或到彼岸,也可以翻成一切圆满成就。到彼岸的意思就是所作已办,大事了毕,一切需要证得的都证得了,需要断除、排除的都排除了,那就是圆满。所以,波罗密多就是圆满成就到彼岸的意思。
“心”是中心、核心的意思。也就是说这本经是以运用三种般若,到达彼岸,圆满成就为中心的一本经典。或者说,这一本二百六十个字的经典,是六百卷《大般若经》的核心、纲领和中心。这就是“心”字的本意。如果再发挥一下,也可以理解为,运用三种般若,使我们的心大放光明,圆满成就,达到究竟涅槃,不生不灭的境界。因为运用三种般若的目的,无非是要让此心所有的尘垢排除干净,本自具足的光明释放出来。所以,也可以将此心当作我们的当下一念,或者当作我们所要追求,所要发掘,所要发现的那个真心、佛性。
“经”是以上这些内容或者说这二百六十个字的载体。经有普遍、恒常的意思,也有贯穿的意思。因为佛所讲的经,一句一偈都是恒古今而不易的真理,所以是不变,是常。过去诸佛如是说,现在诸佛如是说,未来诸佛亦如是说。经者,径也,将佛所讲的话,那些很分散的内容,用一根线把它贯穿起来,连缀起来,成为一个体系,成为一个完整的内容,所以经又有贯穿的意思。
我们现在所通用的心经是玄奘法师翻译的。玄奘法师所翻译的心经,提纲挈领,简明扼要,处处都是直指人心,处处都把般若的精义袒露出来,显露出来。所以,玄奘法师的译本才能受到重视,得到最广泛的流通。
净慧法师,法号妙宗,1933年出生于湖北省新洲。14岁至武汉三佛寺依止大鑫和尚,18岁到云门寺受具足戒,成为虚云和尚侍者及传法弟子。1956年中国佛学院创立,即入学深造。1963年被错划为右派,先后在北京、广东、湖北参加劳动。1979年摘帽改正,重返北京参与中国佛教协会的各项恢复工作。1981年《法音》创刊,任责任编辑,1983年至2002年任主编;1982年增补为中国佛协理事;1987年当选为中国佛协常务理事;1988年受命筹建河北省佛教协会,并被选为会长;1992年主持柏林寺重新工作;1993年当选为中国佛协副会长;1998年当选为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2003年10月应湖北黄梅、当阳有关部门邀请,任四祖寺和玉泉寺方丈。2013年4月20日清晨六时二十六分,净慧长老在四祖寺安详示寂,享年8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