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管理框架
——David J Anderson
http://www.djaa.com/sneak-peak-modern-management-framework
在中国,“看板”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看着那块板子”,或者“被看的板子”。对于一个中国读者来说,看板这个词出现在我的那本书《看板方法——科技企业渐进变革成功之道》中,他们也许不会进一步地去理解整个体系,而仅仅是停留在了字面理解上。所以在很多中国读者的理解中,看板的核心就是围绕着每天看着那块白板来开的站会。其实这又有何不妥呢?
但是,一位我们的客户感觉这样似乎还是存在某些误解,这个名字埋没了看板方法的真正价值,尤其是对于他的业务所起到的潜在影响。所以他建议我们给看板方法所代表的一系列理念、知识等起一个其他的名字。
凑巧的是,我也一直在思考类似的问题。
所以,“现代管理框架”闪亮登场!它只不过是将我们现有知识体系给收集到一起,第一次以一个整体的面貌、一个统一的名字出现在大家面前,所以它并不是一个新玩意儿。
现代管理框架
所有的知识和理念被归整到8个较高层次的类别中:
- 制定决策
- 变革管理
- 风险管理
- 可视化看板
- 看板系统
- 度量
- 大型产品敏捷转型
- 流程改进
从这里可以看到,在这个框架中哪些是重要而必须的,还可以看到,可视化的看板只是这个框架中的一小部分,这一点随着细节的展开会进一步得到证明。
现代管理框架——细节
这张图展现了管理一个真正的现代企业所需要的“看板方法”。大家可以看到,看板的“板子”只是其中太小的一部分了。从这张图还可以看出来,大多数我们的内容都专注在看板系统上。同样我也会使用这个框架来将从“看板起步”到“看板教练”的高阶内容对应在其中。如果全部都算上的话,在这个框架中涵盖了超过10天的课程内容。
为什么是“框架”
我之前经常在社区中抵制那种把看板视作是一种“框架”的行为。
“看板方法”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因为我认为它的内容是完备的,并不需要被扩展或增强,我也不希望它再进化了。看板方法中定义的这些通用实践都是抽象的,根据不同的规模级别我们可以裁剪具体的实践方法。看板方法在过去的五年中经过了一些严格的推敲,现在我对于它被称为“方法”而不是“框架”这件事感到非常满意。
但是,对于思想、观念、实践和技术这个更大的集合来讲,还是值得我们期待它去进化和进一步扩充的。因此,现在“框架”应该是一个正确的称呼了。
为什么是“现代”
所谓的“现代”这个词的含义是一种事物的形态会随着一种间歇性的创新而发生变化。在摄影这个创新之后出现的现代艺术使得之前的具象派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变得很多余。在上世纪5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之间出现了合成声音的电子设备,在这之后出现了现代音乐,数字设备取代了之前的模拟音乐设备。
现代意味着一种技术改变了某种事物的形态。
我们的“现代管理框架”依赖于多种技术手段,也使得管理这件事改变了形态。在某种程度上,那个不起眼的即时贴就是一种技术,这种技术使得我们把无形的知识工作变得可视化。这件事改变了我们管理的形态,从之前的专注在人的管理,转变成为了对客户交付物的管理上。
例如软件跟踪工具、统计分析工具等其他技术进一步改变了管理的形态。它们使得概率学作为一种经济学实践,被引入到我们的日常工作中来。
像SwiftKanban、LeanKit等其它的一些工具,将使用概率来进行预测的方式变得更加普及。就像是一个世纪前福特公司的流水线使得Model-T型号的汽车变得更加普及。
所以“现代”这个词更像是一个过滤器,一件事是否要加入到现代管理框架中来,取决于它是不是一门能够改变管理实践方式的技术,如果是的话,那么它理应加入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