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庐山,大家耳熟能详的是苏轼写的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当时苏轼在官途再次被贬,游览庐山后感慨万千,把这首诗写到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个中滋味都可品味。我们今天读到此诗句,不仅仅是想到庐山形象,也是借此比喻帮助理解人事物,明白理解之所以困难以及对策。
这个理解特指认识自己和共情别人,苏格拉底说“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这就是认知自己非常困难,而我们理解尊重共情别人和认识自己一样困难,容易看见别人问题难以看到人家优点。
用通俗话说,我们很容易看到别人秃发,却难以看到自己其实同样,甚至是光头。
认识自己缺点困难,如同承认别人优点一样,这个认识不仅是意识到,还要用言行表达出来,保持一致,试问自己能做到几何?
苏轼这首诗给了我们认知自己和别人的绝佳机会,因为这首诗太出名,人人熟知,作为引申使用才有价值。
首先,我们把庐山当做自己的“小名”,再读这首诗句,思考为何不识自己真面目呢?
苏轼给了两个解释,第一是横看竖看不同,自己心情好是天使,自己心情不好就成了魔鬼,不同视角不同模样,可是自己很难同时看到两个以上侧面。第二是远看近看不同,亲近的人俯首甘为孺子牛,陌生的则是横眉冷对千夫指,比自己强的人可以尊重热情理解共情积极关注,比自己差的人只有指责抱怨挑剔呵斥批评消极关注。
虽然我们是多面人,多人格特点,立体化的,可某个时空又只能看到某个点,就难以看到多面体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就是因为“自我中心主义”,用苏轼话说“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山就是自我中心主义大山,由此也指出认识自我之路:跳出来自我中心局限。
其次,我们把庐山当做别人的“名字”,再读这首诗句,思考为何不识别人真面目呢?
同样是两个解释,第一是横看竖看不同, 我们看别人,不同视角不同模样,有好有坏。第二是远看近看不同,远了香近了殃。
由于我们“自我中心主义”,这座自我中心主义大山让我们容易看到别人问题,看不见别人好处。
不信设想一下,自己借钱给别人总是忘不了,别人借给自己钱或者垫钱很快忘记。
因此,当我们说别人“你就怎么记不得别人为你付出呢”,先问问自己是否也是如此?
这就是人性,就是因为自我中心主义大山阻挡,阻抗,苏轼的伟大在于他看到问题所在,同时给出问题解决方式,即跳出来。
跳出来的意思也有两点,一是时刻承认自己是井底之蛙,自己永远是自我中心主义,二是提醒多看到自己问题,同时多积极关注别人,试着换个积极视角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