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老师新教育知行合一129:
宜阳县董王庄乡中心小学
读《语文名篇朗读要诀》,有感情的朗读,这个平凡的要求,里面大有深意。本书的作者对文章的解读方法很有特色,也有深度。对作者感情状态的判断,是读文章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如果不为有感情的朗读方面考虑,这一点经常被轻视。对作者感情状态的判断,背后是对文章的深刻理解,包含着更多的东西。
学以致用,试析庐山诗5首,以下文句多从网上复制,仅放在一块儿比较而已。而比较是一种最基本的思维方法。
庐山是名山,从古至今,骚客文人,描绘众多,然风格迥异,各有千秋。
望庐山瀑布
[唐]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宋代葛立方《韵语阳秋》卷十二:徐凝《瀑布》诗云:“千古犹疑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或谓乐天有赛不得之语,独未见李白诗耳。李白《望庐山瀑布》诗云:“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故东坡云:“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词。”
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
[唐] 张九龄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作为一首山水诗,它的艺术是独特而成功的。乍一读,它好像只是在描写、赞美瀑布景象,有一种欣赏风景、吟咏山水的名士气度。稍加吟味,则可感觉其中蕴激情,怀壮志,显出诗人胸襟开阔,风度豪放,豪情满怀,其艺术效果是奇妙有味的。"诗言志",山水即人,这首山水诗是一个成功的例证。
晚泊浔阳望庐山
[唐] 孟浩然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
纵观全诗,气势不凡,色彩清幽素淡,神韵自然贯通,诗人用“晚泊浔阳”的所见、所闻、所思,表露了对隐逸生活的追慕。
七律·登庐山
毛泽东
一山飞峙大江边,
跃上葱茏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
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
浪下三吴起白烟。
陶令不知何处去,
桃花源里可耕田?
名家点评
翦伯赞说这首诗以庐山的雄伟突兀长江的恢宏壮阔透过诗人丰富的情思、雄健的笔力显得气势磅礴意气昂扬。
There are a thousand Hamlets in a thousand people's eyes.“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鲁迅也有类似的对《红楼梦》的评价——《红楼梦》是中国许多人所知道,至少,是知道这明目的书。谁是作者和续者姑且勿论,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每一个读者的人生经历、价值取向不同,对文学人物形像的理解自然不尽相同。同样的道理,同样一篇文章,同样一个问题,不同的人自然有不同的看法。每个人的受教育和知识文化程度不同,所处的社会背景不同,人生价值取向不同,对外界事物的感知能力不同等等,都会导致对同一事物的看法大相径庭。
庐山还是那座庐山,不同的人看到的庐山是不一样的。李白看到的是仙境,张九龄看到的是豪迈,孟浩然看到的是隐逸,伟人看到的是世界。从实质上来说,他们看到的都不是庐山,都是自己。一切客体都是主体,一切外物都是自我,各因心境而不同。古人说,诗言志,诚不欺人也。古人说的情境,实质上是一种心境。认真学习,提高心境,是终身的修炼。
还是理论家苏轼看到的较为全面。
题西林壁
[唐]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看山总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赏析
此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名家点评
毛谷风:此诗反映“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宋人七绝选》,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
徐中玉:此诗说明“局中人常常看不清事物的全貌和真相,就是由于受到认识条件限制的缘故。”(《苏东坡文集导读》,巴蜀书社,1987年版)
郑孟彤:此诗得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意思。”(《中国诗歌发展史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游国恩等:此诗的“理”是“局外人有时会比局中人更容易看到事物的真相。”(《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版)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同一篇文章,在不同的学生眼中是不一样的。语文课上,就是要学生各抒心境,交流心境,提高心境。
在小学语文课上,要做到有感情的朗读。有时需要把各种感情状态放在一块比较,学生才能很容易判断出各种不同的感情状态,他们的感情场是不一样的,从而读出差别。这不失为一种好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