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郎是《水浒传》中的一个悲剧人物,因其身长不满五尺,面目丑陋而被世人嘲笑,最终因揭发了妻子潘金莲的丑事,命丧黄泉。
在《左传》中也有一个类似的人物——鲁桓公。
鲁桓公的哥哥就是隐公,那位悲催的摄政王。桓公即位时年龄还小,于是由庶出的哥哥隐公代为执政,等他长大后,却听信小人羽父的谗言,派贼人将哥哥暗杀。
桓公掌权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娶亲,妻子为齐国僖公之女——文姜,这个女子被称为“春秋三大美女”之一。
齐僖公起先并没有准备把女儿嫁给鲁国,而是把目光锁定在郑庄公的儿子公子忽身上,但却两次都被拒绝,然后找到了鲁桓公。
桓公三年
公子翚如齐逆女。
九月,齐侯送姜氏于讙。公会齐侯于讙。夫人姜氏至自齐。
也许公子忽对文姜做过“背调”,也许单纯就是不中意,总之,他拒绝了这门婚事,也躲过了一场劫难。
文姜尚在闺阁中的时候,就和自己的哥哥公子诸儿(也就是后来的齐襄公)难舍难分,二人的感情超越了普通兄妹之情。这一点,郑国的公子忽可能知道,但鲁桓公一定是不清楚的。
本来,文姜出嫁,也就等于从物理空间上和哥哥隔绝了,不可能再续前缘。但是没有想到,自己的丈夫竟然亲自“制造”了机会。十五年后,鲁桓公出访齐国,把妻子也带上了,这样,兄妹二人再次见面,旧情死灰复燃,终于做出苟且之事。正好被桓公知道,他此刻才得知真相,并质问妻子。文姜扭头又告诉了哥哥,齐襄公一不做二不休,派公子彭生在车上就把鲁桓公击杀了。
可怜的鲁桓公,和妻子生活十五年,竟然因撞见了妻子的奸情而被杀害。
桓公十八年
春,公将有行,遂与姜氏如齐。申繻曰:“女有家,男有室,无相渎也,谓之有礼。易此必败。”公会齐侯于泺,遂及文姜如齐。齐侯通焉。公谪之,以告。
夏四月丙子,享公。使公子彭生乘公,公薨于车。
君主被它国所杀,而国君夫人又待在母国不回,这件事对于鲁国来说是耻辱,是笑柄。
按理说,鲁国必定同仇敌忾,誓报君仇,但无奈实力太弱,根本无法讨伐齐国,只能要求对方处决杀手,也算是给国人一个交代。
鲁人告于齐曰:“寡君畏君之威,不敢宁居,来修旧好,礼成而不反,无所归咎,恶于诸侯。请以彭生除之。”齐人杀彭生。
鲁桓公去世后,儿子庄公即位。痛恨于母亲和舅舅的行为,和文姜断绝了母子关系。而文姜兄妹更是不管不顾,直接在禚地相会,可谓无耻之极。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的确,追求爱情没有错,就像潘金莲作为一个女性,被张员外逼迫嫁给矮小丑陋的武大郎是她的不幸。但是,她为了所谓的“爱情”而谋杀丈夫则是十恶不赦。
同样的,文姜和哥哥诸儿的不伦之恋本就不合情理,此乃“一宗罪”;再次相见,不知收敛,继续偷情,是“二宗罪”;东窗事发,杀人灭口,是“三宗罪”;平息舆论,处决杀手公子彭生,为“四宗罪”。
也许是作恶太多,齐襄公有一次出去打猎,下人看到一头野猪就大喊道“这是公子彭生”,襄公连忙射箭,野猪竟然像人一样站起来嚎叫,襄公因此受到了惊吓,随后被公孙无知杀害,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春秋左传》主要记录的是上层贵族的事情,里面既有英雄豪迈慷慨悲歌,大气雄壮,也有太多的龌龊和不堪。而这样一本著作,依旧是儒家经典,背后的意义实际上在借古讽今,劝谏后世的统治者不要背德乱行,应该循规蹈矩。那么后世的君主,做的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