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姜:兄妹不伦恋,齐鲁第一家
文姜(前729年-前674年),齐僖公次女,鲁桓公夫人,鲁庄公之母,齐襄公、齐桓公之妹。她出生在春秋早期,那时“五霸”还没有粉墨登场,正在崛起的是齐、郑、楚三国,其君主并称春秋“三小霸”。
文姜年轻貌美,又是春秋最强大的齐国的公主,自然求婚者络绎不绝。当时齐国和郑国最为强大,郑国公子姬忽英俊潇洒,颇有才能,深受齐僖公的喜欢,而且“姬姜”联姻是强国间的传统,就主动派人与郑国结亲。
郑国人听说后非常激动,希望齐国美丽的公主嫁到郑国,《诗经·有女同车》就表达了这种心情。“有女同车,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但公子姬忽害怕娶文姜后,强大的齐国会给郑国造成压力,就以“齐大不偶”拒绝婚姻,这使文姜在感情上受到第一次伤害。后来齐国被北戎部落入侵,姬忽带兵救了齐国的急,齐僖公为感谢再次提出联姻之事,姬忽再次拒绝。
文姜把同姬忽的亲事期望太高,把名誉看得太重,两次拒婚,在文姜看来是莫大的耻辱,无法接受现实,一向娇贵的公主受不了打击,一病不起。于是她自暴自弃,变得面目全非,也变得面目可憎。她患病期间她同父异母的哥哥太子诸儿时常探望,二人日久生情,陷入了不伦的兄妹恋。
齐僖公知道此情后,感觉女大不可留,急忙把文姜嫁给了年龄比较大,条件不如郑国的鲁国君侯鲁桓公。文姜出嫁时,太子诸儿想送妹妹出嫁,但鲁国人也听到一些风言风语,以不合礼法为由拒绝。
文姜嫁到鲁国,鲁桓公既往不咎,对她非常疼爱,生下了公子同和公子友两个儿子。齐僖公去世后,太子诸儿继位,史称齐襄公。他继位三年,迎娶周朝公主做夫人,希望鲁桓公去齐国做证婚人。文姜自出嫁后齐僖公一直没有人她回娘家,听说此事,提出跟鲁桓公回齐国省亲。鲁国大臣们坚决反对,但鲁桓公还是没有抵挡住文姜的软磨硬泡,答应了她的要求,并在沿途修建了驿站。如今泰山南麓汶河南岸还保存着“文姜台”遗址(山东泰安市岱岳区大汶口镇东北)。
回到齐国的文姜,看到已经成为齐襄公的诸儿哥哥,旧情复发,再续孽缘。鲁桓公知道此事,也非常恼怒,决定回国后教训文姜。文姜就把事情的原委告诉哥哥。齐襄公为保护他们的名声和恋情长久,一不做,二不休,趁宴席鲁桓公喝醉之际,让公子彭生谋杀了他。
鲁桓公死,他和文姜的儿子公子同继位,史称鲁庄公,就是中学《曹刿论战》中的君侯。面对杀死父亲的舅舅和亲生母亲,面对比鲁国强大多倍的齐国,鲁庄公无可奈何,只能忍气吞声,咽下杀父之仇的恶气,只要求送鲁桓公回国安葬。文姜感觉无脸面对儿子和国人,更不能在齐国长期居住,但还舍不得齐襄公。走到半路的禚地(今济南市长清区),她对人说:“此地非齐非鲁”,就驻扎在那里不走了。鲁庄公没有办法,只好答应母亲的要求,在此建了一座别院。
齐襄公喜出望外,也在临近建了一座行宫,对外号称用于打猎。这样的丑事自然是天下皆知了,二人索性就住在那里,时不时地幽会一番,从地下恋转成了公开情 。同吃同住,同出同行。诗经里的《齐风·载驱》写到“载驱薄薄,簟茀朱鞹。鲁道有荡,齐子发夕。.......汶水汤汤,行人彭彭。鲁道有荡,齐子翱翔。......”。另外,《齐风·敝笱》、《齐风·南山》等也都是讽刺文姜与她其同父异母兄齐襄公私通的诗歌。在幽会的同时,文姜也不忘遥控着自己的儿子鲁庄公,帮其打理政事。这种的不伦之恋居然堂而皇之地维持了12年,直到齐襄公在国内政变中被杀才得以结束。
据说齐襄公死后,文姜仍然留在了禚地,在那里遥控指挥儿子鲁庄公管理政事,在政治上继续发挥着自己特有的天赋,《左传》中也多有记载。即使在齐襄公死后,她多次来往齐、鲁,使鲁国几十年没有大的动荡和战争,这在“春秋无义战”的大背景下,也非常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