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木散人编写的明末白话小说《归莲梦》有如此文字:“香几上摆着一座宣铜宝鼎,文具里列几方汉玉图章,时大彬小瓷壶粗砂细做,王羲之兰亭帖带草连真。”其中“粗砂细做”四字尤其值得注意。许次纾言:“盖皆以粗砂制之,正取砂无土气耳”,文震亨说:“壶以砂者为上。”可见“砂”才是紫砂壶的真正核心。砂为壶之骨,紫是壶之衣。茶壶生胚制作完成后,要通过明针工艺再将生胚表面作精良的修整。明针的作用不仅仅在于把砂壶表面压平刮整,还会令较细的砂粒溢上表面。这些砂粒在烧结过程中没有完全融化,其在半熔融状态下与表层的粉料形成了紫砂壶起伏有致、珠粒隐隐、温文尔雅,拙朴幽野的特有质感。“涤拭日加,自发黯然之光,入手可鉴,此为书房雅供。”土聚为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紫砂壶天生就带着中国传统文化自有的温柔。 明末清初,活跃在康熙年间的紫砂大家惠孟臣善制小壶,即后世工夫茶所言之“壶必孟臣”。其时亦有花货茶壶鼻祖、制壶大家陈鸣远活跃在康熙年间,陈善制梅干壶、松段壶、瓜形壶、莲子壶等自然型类砂壶。尤其是其开创了将传统绘画书法、铭款镌刻于砂壶的制作工艺,为朴素的紫砂壶体注入了雅致的文人气息,紫砂壶一步迈入了真正的艺术殿堂,这是陈鸣远在壶艺发展史上建立的卓越功绩。雍正时的陈汉文、王南林、杨继亦是制壶名手。雍正时,紫砂壶出现了一种色釉彩绘新工艺,雍、乾时期又添堆花拟形、雕花填彩、泥金银的工艺。此类壶尽管产生了不少传世作品,但是这种装饰毕竟掩盖了紫砂器拙朴自然的本质,并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乾隆时有著名工匠陈文伯、惠逸公、潘大和、吴阿昆等。尤值得一提的是乾嘉时期的书画家、篆刻家、制壶名家陈鸿寿。陈鸿寿,钱塘人,字子恭,号曼生,西泠八大家之一,喜制宜兴紫砂壶,人称其壶为“曼生壶”。依托深厚的美学造诣,陈曼生把将金石、书画、诗词与造壶工艺融为一体,与陶艺家杨彭年及其胞妹杨凤年合作创造了经典的“曼生十八式”紫砂壶,赢得了壶史上“壶随字贵,字依壶传”之美誉,亦使得文人壶走到了历史巅峰。 至晚清,尚有名家黄玉麟、邵大享等人,但随着经济的衰落,紫砂壶艺发展趋于低迷,一蹶不振。叶恭绰《阳羡砂壶图考》之言确确:“夫砂壶一微物耳,而制作良窳,实与文化生沉具有关系。故创于正德,盛于嘉靖、乾隆,而衰于道、咸,以后其体制则有朴而工而巧,而率且俗。” 至此,紫砂壶的发展脉络了述完毕。
后图:(清.乾隆.宜兴胎画琺瑯五彩四季花卉方壶.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乾隆.宜兴窑紫砂泥绘烹茶图题乾隆帝御制诗六方执壶.故宫博物院藏)
(“耕而陶造”朱泥直嘴梨形壶)
任何单位、媒体、个人未经允许不得复制转载文字及图片,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