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培训中,很多学员跟我说:
我看了很多书,我平均每周看2本书;
我用了快速阅读法,能够30分钟之内就读完一本书;
我每次看书都会记录好几十页的读书笔记,我所选择的书都是对我目前工作有用的书......
可是为什么,看了这些书以后,我却没有办法把书中的知识点用起来,自己也并没有因为书读得多,而发生喜人的变化呢?
这是很多人容易陷入的“自欺欺人勤奋”的陷阱,不断的看书,不断的发现书读过就忘,不断的怀疑读书没有效果,最后产生了“读书无用”的结论。
之所以会走入这样的误区,原因在于,很多人都不明白:“读书”并不等于“获得知识”。
很多人喜欢用读书来彰显自己的格调,认为书读得多就高人一等,比如:我每年读300本书,你呢?
其实,书并不是读得越多越好,要看你读的是什么书,读了以后有什么启发,读到什么程度,能够吸收的有多少,能够运用的有多少
读书的本质是信息的输入,它也只是众多输入方式的其中一种而已。事实上,读书跟听公开课、看微信文章、刷知乎朋友圈,甚至跟别人交流沟通,都是一样的。
只是其他信息输入方式比较碎片化,而读书相对来说比较系统化。
读书本身并不能创造价值。能够拿得出手的,永远不是:
“我读了多少本书”
“我读书读得有多快”
“我在读书时记了多少感悟笔记”
而是:
“通过读书,我的哪些思想发生了改变”
“通过读书,我的哪些行为发生了改变”
“通过读书,我输出了什么”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也特别喜欢做读书笔记,甚至还在电脑里面建了一个专属文件夹,把读书笔记分门别类的保存在里面。每次做完一本书的读书笔记,都会产生很强的满足感、愉悦感和成长感,感觉自己今天又进步了1%。
就这样坚持2年之后,我发现了两件事情:
第一,保存完读书笔记之后,我再也没有回头去看过。
第二,我的生活没有发生任何改变。
那时候正巧是“断舍离”风靡大街小巷的时候,于是,我狠了狠心,把数千份读书笔记清理掉了。然后我发现,我似乎并没有少了什么—— 平时该干嘛干嘛,我的生活并没有因此而产生任何不便。
这意味着什么呢?
——这意味着,那数千份的读书笔记,对我来说,其实没有什么用。
这就是信息时代带给我们的错觉。我们以为,读过的书都会形成我们大脑里面的“知识库”;我们认为,只要写了读书笔记,这本书中的知识点就被我们完全内化了。
但,通过读书,我们创造了什么?改变了什么?
好好思考一下:
过去一年里面,你看过的书里面的知识点或者方法论,你应用到了的,有没有超过10%?
我们的确可以通过大量读书、快速读书,获取车载斗量的信息,但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知识】,是你能够应用并让你的生活产生变化的【知识】。
书能够给到你的,只是包含了文字、图表、数据、图片的信息而已,只有这个信息转化为能够让你产生变化的行为,你通过行为层面的改变,让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都变得越来越好了,这个时候,你才算是真正的获得了这个“知识”。
举个例子来说:
FAB是三个英文单词的缩写:Feature (属性、特性)、Advantage(优势、作用)、Benefit (好处、利益),通常用于销售过程中向客户介绍产品:根据客户的需求,先告诉客户这个产品有什么样的特点,然后再引申出这个特点的优势及作用,最后再阐述这个作用给客户带来的利益和好处。
如果我仅仅是知道FAB这个知识点,而不去使用它的话,那么它就无法让我的行为发生变化,我也就无法让这个知识点成为行走江湖的一套“武器”。
但如果我在学到这个知识点之后,尝试用这个模型,向他人介绍“樊登读书”APP:
“樊登读书”是一个每年带你读50本书的APP(F属性),他每周讲一本书,可以让你用碎片化时间听书;同时他讲得生动有趣(A优势),这样一来,你就可以轻轻松松的、每年学习到50本书中的精华内容了(B利益)。
当我尝试用这种方式向其他人推荐“樊登读书“APP并取得了一定效果之后,这个FAB模型就成了我的知识体系的一部分。
所以,你在看书的时候,每当看到一个你觉得有用有效的知识点时,就可以立刻思考,这个知识点可以用于我的工作中、生活中的哪些方面?
你以前看书的时候可能没有这样思考的习惯,你仅仅是在用眼睛“看”书而已,你仅仅是享受着看书给你带来的“快感”,而并没有让书中的知识点进入你头脑中的知识体系,转化为你行为层面的“驱动力”。
所以,你需要在头脑中安装一台“驱动器”,当书中的信息透过你的眼睛进入你的头脑之后,这台驱动器就会积极的运转起来,对这个知识点做一些加工和转化,建立从【认知层】到【应用层】的联系。
下面这个学习金字塔是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研究成果,它用数字形式形象显示了: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内容(平均学习保持率)的多少。
它是一种现代学习方式的理论。最早它是由美国学者、著名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1946年首先发现并提出的。
你会发现,从上到下,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的学习内容保持率会越来越高。这个学习金字塔给了我们什么启发呢?你能从中想到什么?
从这个学习金字塔中,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学习保持率在30%及以下的方式,都是个人学习或者被动学习,而学习保持率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
所以,教学方法对于学习效果的达成非常重要。
其中,教授给他人的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是90%,这意味着,教是最好的学。知识是个奇妙的东西,在分享的过程中,分享者往往能对知识理解得更透彻、对原理挖掘得更深入、对方法掌握得更精湛。
所以,你可以,以“输出”和“分享”为目标,来选书、读书、拆书、解书、化书。
以“输出”为目标来读书的第一步,就是预测自己的变化。
在头脑中预测一下,看了这本书之后,我会有哪些方面的收获?
在头脑中预演一下,看了这本书之后,我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
在头脑中预想一下,看了这本书之后,我要如何把它分享给别人?
以“输出”为目标来读书的第二步,是重述作者观点。
把书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用自己的理解重新陈述一遍,你才会让这句话进入你的潜意识,也才会理解得更加深刻。
以“输出”为目标来读书的第三步,是通过实践验证。
书中给出的任何方法、技巧、思路,都有其适用性和不适用性。
一个方法,在A场景和B场景里面适用,换到C场景和D场景就可能不太适用了。
所以,对于书中给出的任何知识点,你都要去进行实践验证,才知道什么情况下可用,什么情况下不可用。
以“输出”为目标来读书的第四步,是跨界建立联系。
最近看了《超预测》那本书,书中提到了增加预测能力的三种思考方式:
一种是拆解问题
第二种是寻找不同的视角
第三种是持续更新
由于最近有一个和情绪管理相关的课程要去授课,所以我就在想,这三种思考方式能不能和情绪管理结合起来?
如果增加预测能力的三种思考方式和情绪管理结合起来,那么:
“拆解问题“就相当于在产生情绪的时候,设法梳理情绪来源。
“寻找不同的视角“就相当于,让你产生情绪的那件事情,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持续更新“就相当于,持续记录和观察自己的情绪变化,掌握情绪的规律周期。
这样一结合,就让我跳出了思维的局限性,进行了思维的拓展,从而产生了更多的灵感。
以“输出”为目标来读书的第五步,是转化书中内容。
你可以通过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来转化,也可以通过给别人讲述的方式来转化,还可以通过【化书成课】的方式来转化。
让书中的这些知识,成为你自身实践体验的一部分。
这就是从“输出“的角度来读书的五个步骤:
第一步,预测你的变化
第二步,重述作者观点
第三步,通过实践验证
第四步,跨界建立联系
第五步,转化书中内容
如果你能把你看过的每一本好书,都输出分享给他人
那么
不仅有利于你自己对书中内容的吸收内化和延伸拓展
而且
你还能通过帮助更多的人成长发展,成为更好的自己
当然
你也就能和这些书的作者的灵魂发生最亲密的接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