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无数次在书店和网络畅销榜上看到过《皮囊》,但从没有为它驻足,直到上周听到何瑫对这本书作者的崇敬之情,才好奇地查找并加入书架。之所以多次与它擦肩而过,是因为封面的简约设计风格和诡谲的书名,让我错认为这是一本推理悬疑小说,完全没有往细腻的随笔自传上想,更没有想到80后的作家能以这样的笔触写自己的生活,所有的细节雕刻得如此生动,又带着暖暖的温度,有种读60年代作家作品的感觉。
我是采用语音朗读的模式听完这本书的。一个人在房间做事,静谧的空间只有机械的女声叙述着一个又一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就是阿太对于人的皮囊的解读,老人家洞悉了人的本质,看透了肉体只是 个承载灵魂的皮囊,实在不必太在意,甚至说:太在乎皮囊的人不会有出息的。在那个年代,能有这种解读的老人家,应该算得上女中豪杰了,见解独到,语气中尽显豪气。
然而对父亲的叙述中,皮囊是与之相反的载体。父亲多年与这副残破的皮囊斗争,试图去掌控、去征服它,却在一次次的失败中变得暴怒、颓废、厌世,最终还是向其缴械投降降。
我最喜欢《残疾》这一篇章,这里对一个成年人在突然遭遇中风后,对现状的不服气、想要与残疾抗衡的决心履履不见成效后的颓废、自暴自弃后对周围的不屑一故,字里行间无一不戳中泪点。对人物表情、动作、心理极为细致的描写,让人物鲜活了,强烈的代入感让我与人物同呼吸一般。
整本书作者讲到许多在他的生命中经过的角色,他认为是不同人影响并构筑了自己,一如他常对朋友说,理解是对他人最大的善举。当你坐在一个人面前,听他开口说话,看得到各种复杂、精密的境况和命运,如何最终雕刻出这样的性格、思想、做法、长相,这才是理解。而有了这样的眼睛,你才算真正“看见”那个人,也才会发觉,这世界最美的风景,是一个个活出各自模样和体系的人。
这应该是他多年从事媒体行业的关系,形成对人的敏锐的洞察力,在进入大量故事,并艰难抽身后的顿悟吧。可是理解真的很难,就像那句话:在我们的一生中,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想到今天看到的《圆桌派》中,徐静蕾对于婚姻的态度,她坦白地说自己理解很多朋友对婚姻的处理方式,但同时为别人不能同样理解自己的行为方式感到不公,她认为绑架我们的从来不是父母、爱人或是朋友,绑架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蒋方舟也说到一句话:每个人都自身经历的囚徒。已到中年的老徐已经活得相当释然了,她以同样的态度去授受周围的一切,而同样是才女的蒋大概还是阅历不够,做不到老徐的达观,而我们大多数人不都如此,总爱用自己的标准去评判他人,以偏盖全。
或许我们都没有真正了解自己,又何谈理解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