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参加一个读书分享会,分享的过程谈及“什么是好书”这个话题,我是这样理解的:一本好书往往给人两种阅读体验,舍不得读完或者想一口气读完。它不经意间将人情景带入,从而产生情感共鸣。很早之前就听说这本书,但这本书不是自己买,而是家教小朋友的家长送的,好书的获得真是个意外。
周末两天,我找了个安静的咖啡馆,细细体味作者笔下的世界。我不能很准确地说《皮囊》是不是一本小说或者一部自传,但我知道它诉说着80后作者成长路上遇见的人和听说的故事。我想,一个有故事的人,写这么一本书,肯定是伤心的。因为每一笔每一刀的痛楚,都可以通过敲打的字句,直接、完整地传达到内心,这个回忆的过程是伤痕累累的。但伤痕累累的心是好的,流泪、流血、结了疤、留下疤痕,然后依旧敏感着,让每一次跳动都如同初心,也挺好。
《皮囊》在第一页就以一个倔强的裹脚阿太将我拉入了南方风味十足的小镇里,这个满嘴无牙,说话漏风,坚持自己用小脚丈量小镇街道的高龄老太,却在不经意中道出了人生的一大真谛“肉体不就是拿来用的,又不是拿来伺候的,如果整天伺候你这个皮囊,是不会有出息的,只有会用肉体的人才能成才。”那个即使切断了手指,也异常冷静的99岁阿太看尽了世间的苦难与变迁,她说的这句话正好点明了《皮囊》这个书名的意义所在,我们都是戴着皮囊在世间忙碌的灵魂,这副皮囊的用处就是来经历各种风吹雨打,所以我们的灵魂才始终有地方可以安放。
阿太的去世,给作者内心巨大的冲击,我想这也这一整本书读来悲情的主要原因。书中作者围绕自己周边最熟悉的人和事展开:倔强的残疾父亲、对生活勇敢而又无助的母亲、自尊心强烈到杀死自己的天才文展、被小镇古制旧俗扼杀生命的美丽少妇张美丽、母亲执拗建起的房子、神明朋友.....透过文字,我看到别人眼里的“他人”。作者在后序说道,理解是对他人最大是善举。当你坐在一个人的面前,听他开口说话,看得到各种复杂、精密的境况和命运,如何雕刻出这样的性格、思想、做法、长相,这才是理解。所以这世界上较为和谐的事,是每一个人都能在各自的体系里活出自己的模样,这么理解应该是没有错。
大概是闽南文化跟广西文化有相似性的原因,文中读到母亲对神灵的信仰,多次去寺庙做义工只为了能让父亲的灵魂能够在另一个世界安宁的内容,不禁让我想起自己的父母,想起他们的信仰,想起他们持家的艰辛与努力。记得只要是节日,父母都愿意去祈求神灵保佑,保佑家庭和睦,保佑后代成才,保佑家里人身体健康。这样的信仰让父母亲在无数次的打击之后,仍能用肩膀撑起一个家。以前我和弟弟对父母亲这样“迷信”行为嗤之以鼻。年少的我们义正严辞地断言这个世界没有神灵也没有鬼怪,一切对神灵的崇拜都是属于封建主义思想。但是外出求学这几年,我才明白,神灵是否存在并不那么重要,心中是否有信仰才更加重要,有信仰的人比起没有信仰的人,在面对各种苦难时会拥有更加强大的力量。这是《皮囊》这本书想要传达给读者的,也是最能打动我的地方,大概每一个人都需要信仰需要帮助才能让自己从情感的巨大冲击中逃脱......
《皮囊》这本书似乎在告诉我们,过着怎样的生活本身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内心是否满足,灵魂是否清澈,要看到别人,要看清自己。可惜,大千世界,熙熙攘攘,有多少人能够探寻到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但好在,我们还懂得反思,懂得去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