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体验要素》这份经典的产品设计准则,pm入门级读物,同时更是高级读物,需要细细领会。理论相对抽象一些,表述方法时候,也会结合栗子/实操去优化自己对产品设计的认识。一本书不是列出总脑图,尽可能get你吸收的点~~
战略层:产品开发者、用户分别想从产品中获得什么?为什么开发?
产品/商业目标:
商业目标(商业驱动因素)产品目标
品牌识别,是概念系统或情绪反应,隐形脑海中形成
成功标准,印象数,驱动用户用户需求:
用户细分:人口统计;消费者心理档案,用户对技术和网页本身的看法,用户间需求彼此矛盾
可用性测试与用户研究:收集用户普遍观点与感知,现场调查/任务分析/用户测试
创建人物角色:用户模型、用户简介样例的虚构人物
范围层:产品需要具备怎样的功能,优先级如何?开发的是什么?
更明确的战略目标;当把用户需求转变成产品应该能够给用户提供什么样的内容和功能时,战略就变成范围。实现需求的可行性+功能规格/内容需求
1,这样你才能知道你正在建设什么(明确定义战略)
2,这样你才能知道你不需要建设什么(范围蠕动,长期规划,功能潜在囤积并迭代)
结构层:用户操作产品的路径是怎样的,信息的呈递逻辑
重点是确定各个将要呈现给用户的元素“模式”和“顺序”;交互设计关注于将影响用户执行和完成任务的元素,信息架构则关注如何将信息表达给用户的元素。-->理解用户的工作方式、行为和思考方式,进而提升产品体验。
交互设计:哪些功能要在哪个界面完成;关注于“可能的用户行为”,定义“系统如何配合与相应预测”
信息架构:用户如何认知信息的过程,结构化内容,组织分类和导航的结构,主次级
框架层:按钮、表格、图片和文本区域的位置(习惯,统一)
进一步提炼这些结构,确定很详细的界面外观、导航和信息设计,让晦涩的结构变得更实在。
提供给用户做某事的能力-->界面设计
提供给用户去某个地方的能力-->导航设计
传达给用户想法-->信息设计
整合上面三者:线框图
界面设计:这些功能在界面上如何被用户认知(用户行为,界面元素最容易被获取和使用)
导航设计:清晰的告诉用户“他们在哪里”以及“他们能去哪里”,用户在信息空间的自身定位如何;信息设计:各类设计元素聚合在一起并使用户容易使用或理解它们,涉及“分组”和“整理”,能“反映用户的思路”和“支持它们的任务和目标”的方式来分类和排列这些信息元素。
表现层:用户直观感知的产品呈现效果,内容/功能/美学汇集一起的终极设计,视觉设计
产品设计几个准则
就近原则:同功能放置在页面相同的模块中
容错原则:必须允许用户在犯错、后悔,并给出响应
帮助原则:使用用户语言进行提示
习惯原则:降低学习成本,符合用户习惯
响应原则:每一步操作都有响应反应
精简原则: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举个栗子:百度知道和知乎的区别在哪里
了解传统产品和相对新生产品的相关知识,能否从宏观和微观层面考虑问题。
战略层:产品开发者、用户分别想从产品中获得什么?
范围层:产品需要具备怎样的功能,优先级如何?
结构层:用户操作产品的路径是怎样的,信息的呈递逻辑
框架层:按钮、表格、图片和文本区域的位置
表现层:用户直观感知的产品呈现效果
实际分析时可综合成三个层:战略层,结构层,表现层(范围+结构)(框架+表现)
部分观点来自pm面试攻略整理,全书简单概括脑图参考(云松宇霞(简书作者 )(玉珏(简书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