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你会发现,越到高年级,学生在课堂上越不爱发言了。从低年级的“小手如林”,到中年级时还有“半壁江山”,到高年级时就“凤毛麟角”了,课堂上“沉默是金”成了常态。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高年级学生在课堂上越来越不爱发言了呢?据我多年的教学观察,总结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学生思维方式的改变
低年级学生多数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到高年级,抽象思维已占据主要位置,高年级的学生学会了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不急于表现自我。相对于发言表现与独立思考,他可能更倾向于独立思考。
2、外界的刺激物有所改变
对于低年级学生,哪怕老师一句廉价的表扬对学生都很起作用,诸如“你真棒”,其他的代币奖励就更不用提了,什么印章啦,各种贴贴纸了,小红旗,小红花啦,给孩子一朵小红花他会乐一天。可是,这套奖励对高年级学生而言,已经不起任何作用了,你若还用这套奖励来刺激高年级学生,说不定学生还会觉得你幼稚,甚至对此嗤之以鼻。对于高年级而言,学生更需要的是精神奖励,是老师和同学对他的认可。而高年级的学生你要对他进行精神层面的奖励也不那么简单,一句“你真棒”显然空泛而乏力,而你若对他的回答评价得不够到位,抱歉,他未必买账。
3、学生自我意识的成长
高年级的学生自尊心大大增强,开始很在意外人的评价与认可。没有十足的把握回答问题,或者说回答得不那么完美的话,他(她)会认为很丢脸,觉得同学们私底下会嘲笑他(她),甚至从此被同学或老师看不起。所以,为了安全起见,还是“沉默”为好。
既然知道了高年级学生不爱发言的原因,就要对症下药,改变课堂上一潭死水的沉寂。
数字时代的来临,是否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来改变高年级课堂死水一片沉寂的现状呢?答案是可行的。
(一)抢权的艺术
课件中设置抢答,但规则可以活,往常抢答规则要么抢答错误要扣分,给对手加一分,要么抢答成功回答错误还要反扣分,如此一来,谁都明哲保身,不愿愿赌服输。如果我们改变规则,如抢到机会回答正确加双倍分数,抢到机会但回答错误不给分也不扣分,另外,问题要设置的开放,有思考的内容,学生思维会更活跃,从而积极参与。如:古诗词知识竞赛,很适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抢答活动,发言的同学发言错误,组内成员有一次修正的机会。这样一来,抢答的心理压力减小,大家都愿意抢答了。
(二)挑人的艺术
另外,随机挑人这招也非常管用。“随机挑人”的“优势”是公平性与随机性,可它的“劣势”也是这种不确定性,因为不仅是学生,就连老师也不知道下一个被叫起的是谁。正如王博士在文中所说的“挑人只是手段,促使每一个人都思考教师的问题才是目的。”所以,如果老师想要有意识地将某个问题留给班里特别的学生,那完全可以把技术的“随机挑人”与你的“针对性挑人”结合起来,去帮助每一位学生实现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