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游戏一定要得第一名,有奖品的互动一定要抢到奖品,博饼没有博到想要的礼物就生气……常有小伙伴问我,孩子得失心重,要不到想要的东西就有情绪,怎么办。
我的体验是,当孩子呈现这样的状态时,妈妈们首先要检视的,是自己是否也有得失心,内在哪些部分被扰动。只有先看清自己当下的状态,自己先给自己支持,才有可能留有空间支持孩子。
而所谓支持孩子,并不是孩子要什么就给他什么,或者帮他争取什么,而是充分允许和接纳孩子的情绪,同时在孩子情绪温度下降后,带领孩子了解游戏规则,让孩子充分经历过情绪后,自己对游戏输赢有体验,并由此得出他自己的认知。
分享一个事例,发生在我和孩子之间,透过有情绪的孩子,我看见了被扰动的自己。
国庆长假最后一天,带乔参加大学同学的博饼聚会。上半场吃饭时,乔情绪很好,和其他孩子融入得很好,一起玩得很开心。下半场,开始博饼时,因为一直没有博到他想要的车子,他开始情绪低落,自己跑到人群外的角落蹲着。
我过去倾听他:“没有博到想要的东西,你很失望。”他做出要大哭的样子,但并不是真的大哭。我抱了一会他,他还是在情绪里。
每次轮到他博饼,把他叫回来博,结果都是没有博中或者只是一秀,然后他就闷闷不乐地走开去角落。这么来回几次,我留意到,我开始感觉到能量低落和尴尬。因此,虽然还是继续关注他的情绪,尝试给他支持,但“底气不足”,效果也就差强人意。
博饼结束后,一个同学让孩子把他博到的几辆车子都送给乔,乔只接受了其中一辆小的,也就是他最想要的,然后道了谢。那一刻我的感觉除了对同学的贴心感到温暖,依然还是有些许尴尬。
复盘:
1.在孩子有失望情绪的博饼现场,因为我自己的能量开始波动,我的倾听和接纳变得不够干净,心里有一丝微弱的声音,希望孩子能快点从情绪里出来,重新融入大家。因此,没办法全然只是聚焦在孩子的情绪,多少也有些“下一轮就能博到你要的了”这样的心态,希望用物质满足孩子。
2.希望孩子快点走出情绪,重新融入大家,是我的需要,不是孩子的需要。我觉察到,其实,我在大学同学圈里,一直有一种微妙的游离状态,也就是其实不融入的是我自己。因此,上半场乔和其他孩子玩得很好的时候,我感觉很欣慰,他的融入也促进了我的融入。也因此,当下半场他开始抽离时,我开始有些心慌,状态开始不稳定。
3.我多少有一些“讲师包袱”。大部分同学都知道我现在是亲子沟通讲师,虽然我很少在同学圈里提P.E.T.。因此,我多少有一些想要通过孩子的状态“证明”自己的心态。当孩子“状态好时”,我开心,当孩子“状态不好”时,我尴尬。这时候头脑开始偷换概念,逻辑是这样的:孩子情绪不好=状态不好=我养得不好=我不好。
4.以上所有我复盘的内容,也是我在整个聚会过程里一直保持觉察的内容,它们在我当时状态的占比,大概是10-30%,虽然带来了无力感,但基本还在我可以hold得住的程度。因此,离开聚会的环境,回家的路上,见到乔还是有些闷闷不乐,我再次尝试和乔联结,抱着他走了一段,他趴在我的肩膀上说:“还是很不开心。”我倾听他:“是啊,一直博不到你想要的车子,肯定很失望了。”
5.睡前,和乔一起就当天晚上博饼的事做了个复盘完形。
我说:“妈妈发现,今天一开始你和小朋友玩得很开心,后来因为博饼没有博到你想要的东西,你开始不开心。”
乔说:“嗯。”
我:“今年你参加了几次博饼,之前几次都是很快就博到了你想要的东西,这一次没有,这一次的体验很不一样呢。”
乔安静地听我说,我继续:“所以你现在发现了,游戏就是这样,有时候有奖品,有时候没有奖品。你记得和妈妈玩飞行棋吗?飞行棋也是游戏,有人会先到终点,有人会后到终点,这就是游戏。”
乔没有再说什么,我们互道晚安后睡觉。
P.S:在记录这段复盘的对话时,发现自己虽然是帮孩子梳理晚上的经历,但还是说得多了,其实,关于对游戏的体验,我可以尝试让孩子自己总结看看,那一段有输有赢的分享,还是着急了一些,还是我的东西,多少还是带着说教和引导的味道。
6.若要预防类似情况再发生,下次带孩子去博饼前,也可以发送一条“预防性我信息”,提前告知孩子博饼的游戏规则,以及孩子可能面临的有得有失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