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学生不参与讨论,可否让大家轮流发言?
学生不参与讨论手机很多方面的因素,但是心理教师往往较多的倾向于学生角度去探查原因,却较少从自身的层面做认真的分析。目前在心理辅导课上遇到的各种问题,更需要多做反思与调整的是心理教师,而不是学生。在这样一个大前提下,我们才可以就心理辅导课上学生发言态度消极的问题再做一些具体的分析:
学生肯不肯发言,首先要看话题是否切合学生发展的需要。团体讨论应该是心理辅导课上最重要的运作手段,这是毫无疑问的。而讨论能否进行的热烈投入充分,首要的因素在于话题是否切合学生发展的需要。切中学生内心困惑的问题也必定是学生感兴趣的,并且一定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投入讨论的参与热情。
学生肯不肯发言还要看问题的切入点是笼统的还是具体的?如果有个话题是符合学生成长需要的,但在课堂讨论中遭遇冷场,那么要考虑的是问题本身的设计是否切口太大,是否问的比较笼统而不够具体。
学生肯不肯发言,要看团体动力是否真正激活。如果问题设计切口较小,问题指向也比较明确,但依然打不开,学生的话匣子,老师就要应该意识到这是因团体动力没有充分激活而导致的信息交流群体阻力和相互依赖。此时最有效的办法是立即将班级大团体切割为刺激小团体,在小组里自由交流,打开学生的思路,消除自我透露压力,然后再引导面向全班学生的分享发言。
讨论陷入僵局时,教师绝不可把批评的矛头指向学生。教师要根据自己的观察和评估!了解所带领的团体当时的动力,进城学生参与讨论的准备心态,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来考虑如何提出问题与引导讨论。教师绝不应该轻率的批评,不发言的学生,因为在团体发展进程中,每一个细微的因素都会产生或正或负的影响,尤其是在团体发展的初级阶段,教师的言行态度往往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一不小心就可能是团体陷入僵局。
当学生不肯发言时,教师不宜指定学生轮流发言。学生不肯参与讨论的时候,教师不宜要求学生轮流发言,因为这种处理手法会陡增团体成员的紧张和压力,产生负面影响。
34、为什么心理辅导课上的气氛很沉闷?
气氛沉闷,折射了辅导关系信任度不够。
气氛沉闷的实质是团体动力僵滞。辅导教师要有敏锐的觉察力,一旦觉察自己上课时气氛沉闷,就要抓住问题的实质,团体动力,陷入僵滞状态。而团体动力如果没能按照起承转合的规律顺利向前推进,那么问题就可能出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看出,大多数原因都集中在教师身上,因此,当心理辅导课上出现团体动力僵局时,切不可责怪学生,只需要认真分析反思,教师辅导行为中的失误之处。
团体动力僵滞的要害是教师讲的太多。
总之,心理辅导课上气氛沉闷,有很多原因,我认为团体动力是关键,这里入的团体动力与辅导关系的建立,辅导对话的选择,辅导内容和形式,活动流程的结构,时间比例的分配问题设置的推敲等都有密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