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两人三餐四季,每次和家人吃饭时,都会觉得这就是最温馨的时刻,也许人活着,就是为了这口温馨的菜肴。
除夕之夜一桌丰盛的年夜饭,杂合百味,却始终是我们记忆中的那一种味道。
我们祖国幅员辽阔,每个人都有自己最怀念的家乡味。
每逢佳节,网络上总会掀起口味之争。
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网上都免不得一场“(北)咸”党与“(南)甜”党的大战。
其实,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地理环境与历史因素的影响。
北宋时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提到,“大底南人嗜咸,北人嗜甘”。
但几十年后的朱彧所写的《萍洲可谈》,对当时四方饮食的差异的描述已经变成了“大率南食多盐,北食多酸,四夷及村落人食甘,中州及城市人食淡,五味中唯苦不可食“。
这其中也许“北食多酸”还算成立。
之所以会形成这样的习惯,与东北地区的气候条件脱不开干系。
受西伯利亚冷高压影响,冬季漫长、酷寒是当地最显著的气候特征。
比如地处中国“北极”的黑龙江省漠河1月份平均温度-28.2℃,平均低温低于零度的时间达8个月。
东北人对蔬菜的食用, 表现出非常明显的季节性,叫作“春季青黄不接,夏季丰盛有余,秋季忙着储存,冬季无可奈何“。
为了度过漫长的冬季,解决冬季的蔬菜之需,东北广大百姓利用夏短冬长的自然环境条件,创造了丰富的蔬菜冬储手段,并且形成了东北地区独特的地域风俗--家家离不了缸。
而江南菜变甜的原因,其实正是在于糖的普及。
虽然中国利用甘蔗制糖远在汉朝就开始了,但直到明代后期,糖仍然是很珍贵的稀少物品。
直到在嘉靖年间一些地方发明了白糖后,制糖技术取得突破性的发展,明末的制糖技术和甘蔗种植技术又经宋应星、屈大均等人所著的一批涉及甘蔗技术的书籍介绍和在民间逐渐推广。
终于在气候适宜的福建(包括台湾)、广东形成了甘蔗种植基地。
如此一来,粤菜、闽菜自然得风气之先。
由于制糖技术的发展,大量的广东和福建糖在江南进行销售,每年有上亿斤之多,使得江南成为明清时代粤糖和闽糖最大的商品集散地。
于是从清代中叶开始,江南菜开始出现了嗜甜的现象。
但是,无论口味之争的胜负如何,正是在历史长河中种种重口味,彼此之间的碰撞交流,才使中华美食傲然居于世界饮食文化之林。
毫无疑问,中华饮食向来被国人视为骄傲。
也被离乡的游子念念不忘。
这些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亲、念旧、勤俭、坚忍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间,让我们几乎分不清哪一个是滋味,哪一种是情怀。
这些味道成就了我们中国味道,家乡味道,更是家常便饭里思念的味道。
参考《国家人文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