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建福/文
与海荣哥交流说起他在大学毕业后刚工作在红阳卫生院那十五个月的经历,令人感动。
2000年毕业,之前六年扎根医学内科苦读,那时候缺衣少食,唯有读书能忘却饥寒,分心杂务,终于修成正果,准备回报家乡,救死扶伤。毕业了,却又遭遇尴尬,毕业分配政策有变,本以为可以饭碗保障,安心疗治父老乡亲。始料不及的是,出现投报无门之尴尬。毕业后在家苦等几个月,终于得以分配,本来可以顺风顺水的进县级医院,没有人的缘故,被“发配”至红阳乡卫生所。既然如此,他并不气馁,相比赋闲在家重返农耕要好得多,按照老家人的意思是,书没有白念。已经如此,他决心放开膀子干,不管在哪里,医德不可亵渎,他到了卫生院,尽其所学,以亲人之热忱照顾病人。先前堆积的各种病请病况病人病事,在他这里,药到病除不说,还花钱不多。老百姓的感觉最直接,病治好了,就达到目标。传统文化中留下的感恩戴德之回报习惯在这个穷乡僻壤中一样。给老百姓一滴真诚,一滴尊重,一滴好处,老百姓会把心掏出来以回报。海荣哥因此成了当地有名的马大夫。农民是最实在的,不看牌子,也不选地方,谁能看好我们病,就认可谁。就这样附近乡镇穷苦百姓都慕名而来。有些的确是因为医治需要,有些就是要来亲眼看看这个神奇的大夫。有时耄耋老人拄着拐杖来,细细端详着这个不到而立之年却能手到病除的人。这个人肯定是因为某种特别力量的安排而来。倍受感动的病人在康复之后,用最为朴实的方式照顾这个在医院没有办法动锅灶的年轻医生,有些煮一包洋芋,有些烤一笼烤馍,有些煮十几个鸡蛋,还有些做一双布鞋,绣几双鞋垫,就是用最朴实无华的方式表达着他们对诚恳对待他们的人的喜爱。海荣哥在这里十五个月,有些人喜欢的,主动把女儿许配给他。这在乡村社会是经过深思熟虑才会有的决定。后来需要前往北京三零一医院进修,只好离开。临走时,乡亲们闻讯来送,难舍之情溢于言表,又是各种包包蛋蛋,以表谢意。后来他重返故里,在县级中医院上班,红阳乡及周边受益者继续不远路程颠簸找他诊治。诚恳立业、立信。他的经历,值得分享,我们共同参照,擦亮心尘,做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