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又到了春节,一年一度的最繁忙、最糊里糊涂的日子。忙,是必须的,说到糊涂,大抵是因为一进入腊月门,人们就不记得阳历了,只是感觉到日子过得飞快,才喝了腊八粥,眨眼间就到了除夕。
回想起小时候,对于过年,那是很早就期盼的一件事。或许是因为平日里生活的清贫和劳碌,人们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能得到歇息,才能和亲朋在一起谈谈地里的收成和对明年翻身的渴望。而小孩子是不会理解大人难处的,在男孩子的心里,过年就意味着被放松管理,不用被老师和父母逼着写作业、不用因为淘气顽皮而被父母责骂,就可以和小伙伴一起穿着新衣服到处游逛、放鞭炮。女孩子则会穿着花衣、扎着红头绳,被打扮的漂漂亮亮,像蝴蝶一样穿梭于众亲朋间飞来飞去。
说到过年,就必须提到压岁钱。压岁钱的来源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父母给的,1角、2角不等,我记得那时2角钱可以买一封100头的鞭炮。另一种是长辈亲朋给的那时候,尤其是在每年大年初一,孩子们竞先比赛看谁起得早,然后面向长辈磕头如捣蒜,接受老人们的红包。压岁钱是孩子们经济上的主要来源,家境好的,可以留作零花钱,买鞭炮、小人书和发卡、手绢之类的,家境差的,往往就会被父母没收,充作开学的学费或补贴了家用。尽管数额不是很大,但那一直是小时候的一段最温馨的记忆。
关于春节,老一辈人流传下来有很多的讲究,比如除夕要守夜、大年初一早上吃饺子、一天不能动厨刀和扫把、吃包子会受一年的气和不能叱责孩子等等。初二一般是女婿回丈人家的日子。这一天,丈夫要带着媳妇孩子和烟酒等礼兴,向岳父岳母报告自己一年来情况,老丈人则要拿出家里最好的东西,招待女婿一家。初三以后,则是姑、舅、叔、姨这样一些重要亲戚需要去走动走动,平日里对自己关心照顾的感激之情,要靠这几天来表达和联络。初五俗称“破五”,因民俗认为之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而得名。由于这一天承担了太多人们的希望与憧憬,所以古代这一天的禁忌就特别多,比如在这一天必须吃饺子、不能用生米做饭、不准妇女串门等。另外,如果有房屋修缮等工作,就可以动土了。
过去在农村,不到十五,年就不算过完,一些远房的、平日里走动不多的亲戚、朋友,在这之前走走就可以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春灯节、小正月、元夕节。元宵节是春节后第一个重要节日,元宵即“汤圆”,它的做法成份风味各异,但是吃元宵代表的意义却相同。代表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日子越过越红火。俗语有句话叫和气生财。家庭的和睦以及家人的团圆对于一个完整的家庭来讲是多么重要的因素。因此,在元宵节一定要和家人吃上“元宵”。另外,有些地方还有送灯、耍龙灯、舞狮子和猜灯谜的习俗。
也许是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多数的人都在感慨,现在过年,越来越没有年味了。也难怪,现如今,从餐桌上到平时穿着,从出行的便利到追求高质量的精神生活,人们无一不是在天天过年,年,作为一种传统习俗,正在变为一种传递亲情、友情的的平台,正在作为团圆、和谐、美满生活的一种象征,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在新的一年来临之际,衷心地祝福我的家人、亲戚、朋友,平安顺利,吉祥平安!
大